一面昆曲 一面单雯

2017年11月17日 10:13:1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昆曲无它,唯一美字。每当丝竹声起,一袭精致华衣,明眸善睐,浅吟低唱,这是南京姑娘单雯。16岁出演李香君后,有多少人,凡提昆曲,总念她。

  而她却说,自己不是女神,所有的光环都是昆曲舞台所赋予她。

视频来源:南京发布工作室&吴剑秋工作室

  单雯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祖上最早是唱京剧的,到了她父亲、武生名家单晓明,才改唱昆曲。小时候,她经常跟着父亲去排练厅,也会和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戏曲节目。在单雯的童年记忆里,“从睡梦中醒来都可听见小剧场里传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当然更多时候,我是歪着脑袋坐在台下看戏,或者在后台化妆间里乱窜。”正是童年时期的耳濡目染的记忆,让她对昆曲艺术拥有了非同寻常的敏锐与领悟力,深入到她的骨髓血液里,从而对她之后的戏曲人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江苏省戏曲学校昆曲班,每20年才招收一批学生。第三次招生是在1998年。“父母都觉得机会难得,我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考。”考录时她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最终因不满规定年龄失之交臂。幸运的是,第二年,10岁的单雯得以再次被补录入学。

  刚入校的单雯,形容那个时候的自己性格有点“闷”,甚至一度坐过“冷板凳”。在戏校,每天5点多就要起床练早功。但那时的她从没觉得苦。5年的戏校生活,她逐渐成长、蜕变。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沉稳的性格,让年轻的单雯镇得住台,从而大放光彩。10岁的单雯,第一次登台就是演的杜丽娘——《牡丹亭》的“惊梦”。14岁时,她就将全国首届“红梅杯”戏曲大赛金奖等奖项收入囊中。16岁那年主演了《桃花扇》,在戏台上邂逅了同样二八年华的李香君。在最好的年纪遇见最好的角色,虽然演的是前朝旧梦、浮尘往事,但同样的少女心境、青春的稚气却是浑然天成,这种天然质朴,更显得耳目一新,单雯也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从那以后单雯每年演出近200场,也几乎演遍了昆曲中所有美丽的角色。

  (来源:我苏网综合,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