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近日,江苏常州钟楼区试点引入智能化微信平台和积分奖励机制,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热情高。
常州钟楼区云山诗意小区居民杜瑞芳,在淘宝经营一家服饰店,她家月均产生250千克废弃纸板,双十一这个月,纸板量更是翻倍,怎么省时省力、不占空间的处理这些垃圾成了她头疼的问题。近日,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岳文琴来到她家宣讲分类知识。
岳文琴:“像这种塑料瓶,硬纸板,都属于可回收,你只要打包贴上二维码就行,像衣物,你的垃圾都属于可回收。”
岳文琴所说的二维码是常州钟楼区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开发的智能化微信平台,居民在微信上注册成会员后,将获得自家独有的二维码作为身份认证标识。绿之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陈执介绍,有了二维码就等于加入了垃圾分类这场环保行动中,每户人家的每袋垃圾,扔到垃圾桶后,他们会收集扫码,称重,知道这袋垃圾是谁家扔的,它的价值有多少,然后平台运用积分奖励机制,对居民垃圾分类线下行为进行线上反馈。
近日,常州云山诗意和金色新城作为两个试点小区率先启动智能回收工作。据介绍,1公斤塑料瓶、金属、织物累计20积分,1公斤纸箱累计28积分,积分能兑换多种生活用品,也可以按1积分=0.05元的价值进行提现。市民钱晓燕打包了3袋旧衣服、纸板箱送到指定地点,并在垃圾袋外贴上了自家专有的二维码。
绿之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旭告诉她,她已经有254积分了,可以参与公司的当场兑,或者直接网上商城兑换,也可以直接积分提现,他们会在4小时内将钱转到市民银行卡帐户上。钱晓燕听完觉得很赞。
截止目前,这2个试点小区共有433户居民加入生活垃圾分类行列,占居民总数的30%,共收集可回收物1吨多。据悉,到今年年底,常州钟楼区还会新增12个智能回收试点小区。常州云山诗意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岳文琴表示,不仅仅是眼前的积分兑换,最大的收益是子孙后代,像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通过地下水、土壤的污染,对下一代都不好,现在每个人做好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汤琤 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