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13日中午,启东渔民发现一条座头鲸搁浅在恒大碧海银沙南侧滩涂。据估测,这条座头鲸长约7.5米,目测重约3吨。
连兴港边防派出所官兵到达现场后,发现鲸鱼因退潮而搁浅在滩涂上,现场观察鲸鱼仍存活,立即组织警力在周边拉起警戒带,隔离围观人群,并迅速联系海洋渔业部门实施救助,同时组织官兵和渔民往鲸鱼身上浇泼海水,保持鲸鱼身体湿润。
经过检查,发现座头鲸身体上有撞伤痕迹,疑似被鱼群撞击导致,目前当地救援力量已经派出小艇引导座头鲸返航。经现场测量,此鲸鱼长约 7.5 米,尾鳍宽 2 米,鳍展约 6 米。后经专家辨认,此条鲸鱼为座头鲸,搁浅原因暂时未知。
据边防官兵介绍,11 月 13 日下午 17 时,迎来涨潮,官兵们已合力在鲸鱼下方挖掘出了水坑,将滩涂上的海水引过来,并通过泼水的方式维持鲸鱼生命体征平稳,待涨潮时,引导鲸鱼安全返回大海。
直至17时30分,在边防官兵和群众的不懈努力下,搁浅的鲸鱼顺利返回大海。
现场救援
据了解,南通滨江临海,鲸鱼活动频繁。早在 1911 年,南通博物苑就展开鲸类标本收藏,百年间共收集到七种鲸类标本,在全国同类展馆中名列前茅。1911 年 2 月,张謇先生自吕四滩涂采回一具鲸鱼标本。抗战期间,南通博物苑惨遭破坏,这具长须鲸标本也不幸损坏,只剩下头骨遗存。
古人认为鲸鱼非人力能捕,只有每逢闰年才会自毙海滩,所以取名闰鱼。南通关于鲸鱼的记录,最激动人心的记忆停留在 2005 年。鲸鱼搁浅少有成功营救记录,可 2005 年,一条 11 米长的拟须鲸却在边防战士和附近群众的不懈努力下,从搁浅的启东游回大海。
梳理南通鲸鱼搁浅记录,全部集中在黄海海域。虽然黄海渔业资源丰富,但平均水深只有 44 米,只有东南部海域水深在百米以上。习惯在 200-300 米深海域活动的鲸类,为何会频繁来此活动,还有待科学作出解释。
(来源:我苏网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