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陆台资企业产品展销会上,五花八门的台资产品也越来越多地烙上了大陆印记。
江苏台记者李俊彦:“我现在骑的是这次展会上的一款最新的摩托,它不光外观看上去十分炫酷,而且还加入了最新的智慧系统。通过我眼前的面板,不仅可以实现天气、短信通知,更可以显示周边的便利店、加油站等,实现自动导航,满足骑乘者的一系列新需求。”
把摩托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具备社交功能的智能化设备,光阳摩托的这个创意其 实是被市场倒逼出来的。近年来,大陆不少城市出台限摩令,摩托车牌照价格不断攀升。在普通 摩托销售萎缩的情况下,公司便瞄准了日益升温的"智慧消费",在高端摩托上下起了功夫。
常州光阳摩托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荣霖:“去引导整个摩托车市场,要往摩旅、运动这种方向去努力,基于这一两年来看,在我们来讲是可以创造出一个很大的机会。”
一方面是产品的升级,另一方面不少来自台湾的企业则腾龙换鸟,针对大陆市场的变化 ,展开了产业转型。在这个展台上,纸箱做的邮筒、桌椅,台湾少数民族的箱包等文创产品吸引 了不少人驻足,他们都来自于一家台湾的文创园。过去的20年间,这家台资企业经历了从纺织 业向地产业的转型,而3年前他们又调转船头,开发起了台湾的文创产品。
上海麦可将文创园总经理连泰瑞:“台湾在这个文创业有非常大的优势,我们也很希望能协助其它的台商,一起利用文创,去做这个转型升级。”
台资企业的转型还体现在了销售渠道上,作为全球知名的玻璃生产企业,台玻集团触电"互联网+",在这次展现会上展示了他们和淘宝、京东等大陆电商的最新合作。运行不到一年,他们每个月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便以翻倍的速度在增长。
台玻集团展台负责人徐兵:“一个企业的话,也要抓住时代发展。现在我们做的只是初步的尝试,我也希望能把这个尝试,更好地把它发展。”
市场在变,环境在变,不变的是大家对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的信心。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董总办总经理蔡志承:“政府的一个政策的支持,一些亲商爱商的经营环境,我相信能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康翔铝业(泰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博钧:“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应该就在大陆市场,以后的前景一定是不可限量。”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李俊彦 李栋 李泽灏 刘洋 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