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8日,一架波音767大型客机满载着徐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腾空而起,飞往首都北京,开启了徐州观音机场正式通航运营的新篇章,更标志着古城徐州正式跨入了航空时代。
20年,时光荏苒,光阴如梭,
观音机场追梦前行,砥砺奋进,
从弱小不断走向强大。
从开航之初客流量徘徊不前,到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大关,到成功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到开通香港、台湾、泰国、韩国、日本等航线,到实施一期、二期改扩建时间镌刻下徐州观音机场的每一个变化变迁、跨越发展。
目前的观音机场
航线总量由通航初期的4条增加到31条,
每周航班量由初期的15班增加到230多班,
航线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各主要城市并延伸到东南亚。
伴随航线网络的快速拓展,客货吞吐量节节攀升。
2013年机场客流量首次突破100万大关,实现历史性突破,迈进中型机场行列。
去年,完成运输起降1.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接近1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000多吨,较通航初期分别增长7倍、18倍和17倍,客运量位居全国机场第62位。
一类口岸
从2010年9月1日,徐州观音机场通过国家口岸验收组验收,实现了一类航空口岸正式开放。
多年来,机场先后开通了香港、台北和高雄、泰国曼谷、韩国首尔、日本大阪等6条国际地区航线,截止到目前,这几条航班共运行8000余架次,运送出入境旅客90余万人次,已开通了进境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食品等指定口岸。
今年,机场与圆通速递签订合作协议,年内将开通香港-徐州-无锡货运航线和进口水果指定口岸,并着手启动T1国际厅改造和货运仓库扩建,口岸平台功能将进一步完善。
过夜飞机
10月30日,观音机场引进祥鹏航空公司首架驻场过夜飞机,成为淮海经济区首家引入驻场过夜飞机的机场。
据测算,每架驻场飞机每年将为机场带来30万左右的客流量,将进一步提升机场规模,促进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的集聚,更好发挥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推进经济社会和旅游业发展。
未来,观音机场将进一步加强与祥鹏航空合作,争取明年停放4架驻场过夜客机,并探讨成立祥鹏航空徐州分公司,增开更多航线航班,航班旅客吞吐量每年将以100万数量增加。
异地候机楼
观音机场先后在淮海经济区重点城市开展异地城市候机楼业务,每年有40%的外地旅客到观音机场乘坐航班。
目前,已在宿迁、宿州、枣庄、淮北等周边城市发展了14座城市候机楼,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工程
“汉袖迤逦鲲鹏志,飞袂拂云彭天开”。2014年12月,二期扩建工程试桩开工,2015年4月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15.5亿元,新建一条3400m23m的平行滑行道和一座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航站楼。
目前,航站楼和飞行区全面竣工,正在开展验收、联调联试,预计年底前投入运行。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将进一步提升机场的硬件保障能力,满足机场未来10年的发展需要。
未来的区域枢纽机场
今后,观音机场将按照省会机场标准进行谋划和建设,努力打造“淮海经济区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机场”。
力争通过十余年的努力,进入千万级机场俱乐部,实现航线网络全球通,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不断优化航线网络。
将国际航线、洲际航线的开辟摆在首要位置,争取开通欧美长航线,实现全球通;争取更多航空公司在本场停放过夜飞机,增加始发运力;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公务机业务。
二是不断促进货运发展。
推进与圆通等物流公司合作,开辟更多货运航线,引进全货机驻场;继续开发新的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充分利用客机腹舱载货资源,实现货量稳中有升。
三是做大做强口岸平台。
完善口岸硬件设施功能,继续开通各类指定口岸,增强口岸功能。
● 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发展大事记 ●
1992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大型民用机场。
1993年8月,工程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立项。
1996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
1997年11月8日,机场正式通航。
2007年7月,实施候机楼国际厅改造工程。
2010年9月,通过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开放。
2010年10月,开通宿迁城市候机楼,陆续在周边开通14座城市候机楼。
2011年3月,开通徐州至台北直飞航线。
2012年4月,开通国际货运业务。
2012年7月,开通泰国曼谷航线。
2013年5月,开通徐州至韩国首尔航线。
2013年6月,开通徐州至高雄航线。
2013年11月,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
2015年3月,观音机场口岸进口首批进口食用水生动物。
2015年4月,观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开工。
2015年7月,进境指定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通过验收。
2015年12月,机场正式更名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
2016年1月,开通徐州-日本航线。
2016年12月,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通过验收。
2016年12月,徐州-韩国仁川国际货运航线首航。
2017年10月,祥鹏航空首架飞机驻场。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