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素描、诗词创作……家住光华路街道戎苑社区的88岁老人张焕国每天的生活,充实又充满挑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学霸”:离休后,他努力学习,先后获得了国家导游资格证书,南京大学法律专业(专科)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并于2016年成功“专升本”,现在又成了老年大学学生。

“活到老,学到老。”戎苑社区主任曹淑萍经常在居民中宣传这位“学习之星”,希望更多老年朋友在学习中,充实晚年生活。
怀揣小纸条,他用15年时间考取大专文凭
张大爷以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教员。1985年离休后,他没有闲下来,而是决定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一把。
原来,经历战争年代的他,当年一直没有机会上大学。1994年,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自学考试大军之中,从此一路奔走于孜孜不倦的求学路上。
“新时代,一个人要想活的充实就要学会四样东西,驾驶、法律、外语和电脑。”张大爷大专自学考试,主攻法律专业。而法律专业有很多条文需要死记硬背,这对古稀之年的他,是个莫大挑战。
他用纸条抄录下每一条条文,并随身携带。散步、外出时,他会边走边背,记不得就把小纸条拿出来看一看。经过15年的不断努力和尝试,他最终于2008年底通过了16门考试,拿到了南京大学法律专业的毕业证书,成为南京市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自考毕业生。
尽管年龄不断增长,学习经历也已经很丰富,但是在张老的心目中,仍有一个本科学历的梦想。
2014年初,江苏开放大学首次招收文化产业管理(诗词赏析)专业老年学历教育本科班学员。张大爷闻讯后,兴奋不已,立即报名参加学习。第一学期,在开设的三门课程中,有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这对于当时还是电脑盲的张大爷来说,困难确实非常大,但他认为这是一次战胜困难的极好考验。他勤学苦练,不断向课程导师和身边的年轻人请教,最终紧跟教学进度,到课程结束时不仅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在线远程学习,还学会了通过微信,QQ群与课程导师、同学以及亲友互动。
今年,张大爷又转入老年大学,继续学习。朗诵、素描、诗词创作是他首选的3门功课。“每天放学,就忙着写家庭作业,不是素描,就是挖空心思搞写诗。”张大爷笑着说,现在的生活有压力,充满挑战,却又充满乐趣。
考导游证,努力成为“江苏省最佳导游”
在参加自学考试期间,张大爷还考取了国家导游资格证书,做了17年导游。“我不是为了钱,就是觉得做导游很有意思。”张大爷说。
张大爷介绍,她的老伴以前在一家招待所接待旅游团,经常喊他帮忙义务给游客拍照。他每次都有求必应,渐渐的跟导游处熟了。有一次,导游临时有事,就拜托他帮忙客串一下,对中山陵非常了解的他便答应了。后来,导游又请他帮忙,张大爷客串几次后对做导游很感兴趣,因为这不仅开阔了眼界,还让他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让自己变得更加热情开朗。但是张大爷又得自己“总当个黑导肯定不行”,于是他花了两年时间认真学习,考取了国家导游资格证书,从此光明正大带起团。
由于认真负责,张大爷在做导游期间还被江苏省旅游局评为“江苏省最佳导游”。“以诚相待非常重要,你对游客好,游客也会对你好。”张大爷举例说,上个世纪90年代,他带过一个来自美国的3人“小团”,他们是一家三口,妈妈和两个分别只有5岁和7岁的孩子。7天华东游,他尽心尽责,在孩子撒娇时,他甚至不顾年迈,背着孩子边逛景点边介绍。不过,在算费用时,他出了差错,在送游客过了安检之后才发现没有收他们住宾馆的费用。
“一共是2000元,当时我有点懊恼。”张大爷本以为带这个团肯定“倒贴”了,没有想到4天之后,游客打来电话,跟他要了银行账号。原来,游客回美国后,又看了一次清单,发现没有住宾馆费用这一项,主动要求补上。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陆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