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养老院”启动运营 南京江宁区打造“养老院式”居家养老服务

2017年11月06日 17:06:4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截至去年年底,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34.3万,占户籍人口的20.1%,其中65岁以上老人88.8万,占户籍人口的13.3%,高龄老人数量持续增加,空巢独居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多,南京已接近深度老龄化时代。与此同时,《江苏省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老年人更愿意在家养老。

  “互联网 养老院”项目正式落户南京江宁区,通过各种互联网技术,整合社会、社区、机构养老资源,将打造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信息系统整合最成功的“互联网 养老院”服务平台,向居家老人提供便捷化、物联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该项目由国内最大的养老服务型企业安康通中标运营。江苏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李世贵,南京市民政局局长蒋蕴翔,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目前,江宁区建设了20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0个助餐点、11个线下服务派单点,与35个专业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和31个第三方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组建了一支由100名具有专业资质的线下护理员队伍。

  “互联网 养老院”项目是是江宁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服务内容涵盖助医、助洁、助餐、助浴、助购、助行、助乐等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初步实现了“线上线下实时联动、需求供给无缝对接”的居家养老服务目标。

  “互联网 养老院”位于江宁区民政局三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设置了展示中心、培训中心、呼叫中心、数据中心等四个功能区域,其中,由27块大屏组成的大数据中心最引人注目。这块大屏上的数据分为几个部分,一部分显示了助老员的工作状态,比如工作人员为老人进行服务状态。从未开始、到进行中、再到已完成,不同的状态信息实现了对线下助老员的服务跟踪。一部分则显示了呼入电话的老人信息,包括健康体检信息与民政系统信息。

  据了解,江宁区从2013年开始建设的民政数据系统与呼叫系统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超大数据生态体系,并且设置了24小时运转的呼叫中心。因此当电话呼入后,话务员会在5秒之内接听,此时电子显示屏上不仅会有老人的基础信息、健康档案,还能显示老人在民政部门的信息,如婚姻状况,是否为低保户等,为紧急救助等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构建了更加高效、精准的为老服务体系。

  此外,“互联网 养老院”还展示了一个模拟老人居家生活的场所,集适老化改造展示中心、养老护理培训中心、智能家居感应设备实验中心于一体。通过,配备红外感应器和自主学习智能系统,能根据老人日常行为特征,用智能算法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为老人定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让老人在家就能享受护理院级别的专业养老服务。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沈扬 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