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设区市的城市建设全面融入旅游要素,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实现旅游品质的全面提升,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
南京:突出明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遗产文化和古都文化等文化资源载体,以及温泉、会奖、美丽乡村等休闲度假资源,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文化休闲旅游胜地。将南京江北新区打造为高水平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无锡:充分挖掘大运河、太湖、佛教、吴文化、民族工商业、影视文化等旅游资源,以旅游度假区为依托,打造环太湖旅游圈重要的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徐州:突出楚汉文化、军事文化、彭祖文化,发掘其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及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打造淮海经济区旅游中心城市。
常州:发挥主题公园、旅游装备制造业的突出优势,进一步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积极探索主题公园与生态休闲度假的有机结合,精心打造长三角地区著名的娱乐休闲度假目的地。
苏州:依托苏州古城、工业园区以及园林、古镇、太湖等资源载体,发挥吴文化优势,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使苏州成为具有中国古典文化特色的国际化旅游城市。
南通:突出江海风光特色,承接上海优质市场辐射,主打文化休闲特色产品,打造全国一流的江海旅游门户城市。
连云港:依托山海资源和西游记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海洋休闲旅游和山岳生态旅游,建成“一带一路”交汇点的重要旅游节点城市。
淮安:依托大运河、洪泽湖河湖资源和生态农业优势,突出漕运文化、名人文化、西游文化,打造中国漕运之都、环洪泽湖旅游圈核心城市。
盐城:围绕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和潮坪湿地生态资源,建设生态湿地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
扬州:深入挖掘大运河、园林、盐商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等资源,充分彰显世界遗产精品资源优势,打造长江和大运河游客集散中心、中国国际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
镇江:突出“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形象,发挥宗教文化优势,建设旅游度假城市、生态休闲养生城市。
泰州:结合养生、名人、水乡湿地等元素,打造大健康旅游示范城市,长江旅游带区域节点城市。
宿迁:打造“西楚文化之都、白酒品鉴之都、河湖体验之都、生态休闲之都”四大名片,建设区域性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