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今天(11月6日)上午,在2017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开幕式后的专题演讲环节,两岸资讯家电产业合作推动小组召集人、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雄发表演讲,主题为《两岸携手 共推产业融合发展》。
许胜雄说:“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全球化的时代,企业也好、社会也好,都面临着一些挑战跟考验,两岸企业界的朋友,如何携手面对全球,面对世界,是一个议题。”
他谈到,世界主要国家货币政策转趋紧缩带来了一些挑战,形态转变以后,到底我们有哪些新的商机?未来产业的技术会带动哪些发展的机会?
全世界现在有75亿的人口,到2030年的时候人口将会达到85亿,2050年会到97亿人,2100年全世界人口会达到120亿。
因此,地球可能面临着极大的环境挑战。“现代都市大楼林立、交通产生污染、基础建设的不足…其实都不足以去支撑未来人民生活环境跟条件,所以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在这种架构之下,世界各国政府推动了智慧城市的计划。每个国家的做法不尽然相同。英国主要是促使市民参与,美国结合车联网的技术,日本推动了医疗、健康跟教育的电子化,新加坡提升网络的连接力。现在大陆在推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会涵盖非常多的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参与。”
第一是打造智慧城市的共享平台,以大健康产业为例,“有一个人倒在路边,打了急救电话就会有救护车来,同时,在救护车上这个病患的身体状况等资料都可以及时传给医生,患者到了医院以后可以马上进行诊疗。医院里面没有护士的走动,而是机器人送药系统。当所有诊疗完成后,把你的信息输进去就可以离开。”
第二,物联网时代的数据平台智慧,比如车联网时代,车里所有的运作平台是功能共享的,根据需求及时产生服务机制。智慧城市的产业范畴跟契机基本上是围绕智慧政府、智慧设施、智慧经济、交通等等来做结合的工作。“以后任何一个需求,只要进入所谓的盈利体系里面,就会有企业生产你需要的东西,然后通过无人驾驶车,直接送到应该去的地方。”
第三,希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除了签订产业协议之外,应该同步规划市场发展策略,共同携手进军全球。
第四,两岸产业的融合应该从供货的关系转变为构建产业链式的形态。“我们希望透过两岸产业的融合,特别是在5G时代,物联网和通信的联系将会更为方便,两岸智慧城市的生态链能够共同融合,创新服务生态系统。”
第五,两岸产业融合应该有新的模式,特别应该是在工业发展和合作方面,两岸的标准以及检验验证和安全等。他认为,在目前的状况之下,如果能够透过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模式,会对两岸的产业融合产生很大的激励效果,也会对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产生正面作用。
(编辑/童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