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情况

2017年11月05日 18:24:01 |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时间:2011年9月14日—16日

  地点:南京紫峰大厦绿地洲际酒店、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金陵会议中心

  主题:携手创新经济,合力转型升级——ECFA时代两岸经贸合作新布局

  专题:两岸科技服务合作对接会、两岸新兴产业培育对接会、宁台金融合作专场推进会、宁台现代生态农业对接会

  主办单位: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承办单位:南京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协办单位:台北世贸中心、台湾工业总会、商业总会、金融服务业总会、电电公会、工商协进会、中小企业协会、工商建研会、资讯工业策进会、台湾省农会

  指导单位: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出席会议领导: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黄孟复宣布开幕。中台办、国台办主任王毅,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中国国家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魏建国,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王志刚,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等致辞。

  本次峰会400余名嘉宾出席,其中台湾嘉宾292人,大陆嘉宾70人,省市领导23人,本地企业33,客商团组共计28个。但出席峰会的领导和客商的层次明显高于往届。大陆方面的主要领导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国台办主任王毅、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驻会副会长李炳才、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省委副书记石泰峰等。著名企业家有: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中国船舶集团董事长陈小津、工商银行副行长罗熹、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等。台湾方面重要嘉宾有: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丁懋时、原台北县县长周锡玮、新竹市市长许明财、新竹县县长邱镜淳、议长陈见贤;大台商有: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王志刚、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董事长蔡清彦、华新丽华荣誉董事长焦廷标、台湾鸿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台湾五大行业公会理事长等台湾前20大企业领导。其中,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峰会。

  主持人与演讲嘉宾:

  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徐莽主持专题论坛,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罗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董事长陈小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董事长蔡清彦、台湾永丰银行董事长邱正雄、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董事长史钦泰等作主题演讲。

  部分嘉宾发言情况: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黄孟复在致辞中说,今天来自海峡两岸工商界的朋友们相聚在一起,以“携手创新经济,合力转型升级——ECFA时代两岸经贸合作新布局”为主题,共同探讨两岸企业在转型升级上的合作途径,很有意义。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贸易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国家的活力增强带动了跨国贸易的转移。金融危机也促进了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各国都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强两岸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强化两岸新兴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两岸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黄孟复表示,大陆经济的发展不仅将造福大陆同胞,也会给台湾同胞带来更大的福祉。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必将促进两岸工商界人士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更加持续稳定的动力,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为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致辞中说,紫金山峰会为我们两岸的企业家提供了一个经贸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平台。本次峰会针对科技服务、新兴产业、金融、农业、物流、商贸各方面研讨两岸合作的途径,不仅呼应目前两岸经贸合作的形势,也符合两岸经贸合作的需要,相信对ECFA之后两岸的经贸合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实施,是两岸经贸合作一个新的里程碑。希望台湾企业善用大陆“十二五”规划和ECFA创造的扩大内需的商机,加强两岸在科技研发创新领域的合作,扩大在大陆服务业市场的投资。只要两岸上下同心,加强交流合作,一定能够为大家共同的未来开创新局。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致辞中说,当前两岸共同面临着新的发展前景,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面对新形势,两岸唯有不断加强互利合作,才能走出一条抵御当前挑战、实现长远发展的正确道路。希望两岸企业家携手合作,为两岸关系谋发展,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民族经济谋振兴。首先,要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今天的良好局面得来不易,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第二,要共同振兴民族经济。大陆的“十二五”规划已明确纳入两岸产业合作的内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也为两岸产业合作指明了方向,两岸企业界应抓住机遇,整合两岸资源,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岸的创新发展和新兴产业合作,联手打造更多两岸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联手推出更多两岸中国人自己制订的产业标准,联手培育更多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两岸企业,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第三,要共同心系两岸民众福祉。两岸企业家在履行自身社会责任时,应始终把海峡对岸的同胞也放在心上。应始终牢记两岸同胞才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力,继续为两岸各界加强交流交往提供更多便利,注入更多动力。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说,江苏与台湾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情缘,又有着紧密的现实联系。今年两岸正式实施ECFA以来,苏台两地呈现出经贸合作更加紧密,各界交流更加热络,人员往来更加便捷,双赢局面更加巩固的喜人态势,江苏日益成为台企投资的高地、台商生活的福地和促进两岸互利合作的宝地。实践充分表明,推进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两岸民意的正确选择,也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现实途径。罗志军表示,将尽最大努力为台商台企多解难事、多办实事、多做好事。

  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我们公司也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有七大项33个小项。目前,我们公司兵分20路,就20项内容在大陆全力布局。在这里,我给台商们三点建议:第一,必须找到正确而适合自己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目标;第二,必须找到有诚信、有规模,并且可以合作的大陆伙伴;第三,必须选择最适合台商发展新兴科技产业的地方。我们在南京投资软件业已经很多年了,现在有近1000名员工的规模,希望在很短时间能扩大到5000人的规模。软件的发展在质不在量,在于创新的含金量。南京有很好的科教人才优势,今后我们在这里的软件投资会继续扩大、深化,但绝对不是软件代工,是软件创新。

  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董事长史钦泰:过去十余年,台湾推动的“智慧台湾”计划,培育出很多软件企业和解决方案,包括智能治理、防灾服务、商业大楼节能省电系统、智能交通转运站系统等。大陆“十二五”规划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而南京把软件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我认为,过去台湾在资讯方面的研发积累,可以促进两岸的积极合作。我们希望从南京开始,共同来梳理两岸资讯产业的合作方向。我们相信,两岸优势产业的合作,必定有机会跨足世界。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罗熹:目前,台湾是大陆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但两岸贸易往来仍使用美元等第三币种进行结算,这对两岸企业来说,不论进口付汇还是出口收汇,都面临着风险。以2010年两岸1400多亿美元的贸易额计算,如果以人民币结算,两岸企业可以减少20亿美元的外汇交易成本和近10亿美元的汇率成本。未来,我们希望加大与台资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一是透过台湾金融机构向台湾当地客户提供人民币服务;二是与台资银行合作,提供人民币理财、先进管理等服务;三是发展人民币资产业务;四是开拓人民币进台网络的投资功能。

  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台资企业较早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在大陆改革开放之初,一大批有资本、有技术的台资企业积极投资大陆。嫁接大陆的制造成本优势,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壮大企业规模。在台资企业先进的技术管理带动下,大陆本土企业少走弯路,在高起点、高标准的基础上,迅速壮大企业规模。在大陆、台湾两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不仅拥有不可比拟的规模价格优势,也有着显著的品质功能优势。近年来,苏宁整合海内外300多个城市1500多家连锁店资源,加强与台资企业的协同互动,与华硕、宏基、HTC、鸿海、冠捷、明基、亚洲光学等台资企业深度合作,不断扩大双方的采购规模。苏宁愿与台资企业一同努力,立足大陆的市场,做大做强台资品牌,共同培育品牌、培育市场。

  台湾资策会副执行长龚仁文认为,在科技时代,一个好点子很可能会直接推动一个新产业的诞生。这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一家网购网站在导购中嵌入了一个心理学题库软件,通过对顾客答案的分析,帮助他们快速挑选到合适的牛仔裤,这个小小创意让网站退货率从20%降到2%。如何找到创意“金点子”?龚仁文认为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正确看到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二是从中找到目前尚未被满足的部分。“哪里是未来生活必然的趋势,哪里便有创造价值的存在。” 

  曾担任过台北县县长、现为中华永续城市发展教育基金会董事长的周锡玮认为,科技创业需要的城市一定是一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基本要素包括干净的空气、干净的水、绿色建筑、绿色交通运输等等。如果一个城市没有美丽洁净的生活环境、安全可靠高效率的运输系统、良好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教育、世界一流的医疗服务、丰富优质的娱乐休闲和放松的选择,就很难称得上是“科技创新创业的沃土”。他非常希望南京能够做这样一件事情。

  兆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杰说,过去几十年,台湾电子产业大发展,得益于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成长壮大,而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成长,一个重要因素是活跃的资本投资。因此两岸金融要合作,有利助力科技创业。

  怡和创业投资集团早在1995年就经过第三地模式投资了尚德等企业,取得了很好的业绩。董事长王伯元认为,两岸金融业的合作将给科技创业带来极大好处。应当推动台湾金融企业在大陆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信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等。“两岸金融业要朝着开放的目标继续前进。”

  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王志刚:前两次紫金山峰会的举办,给宁台两地经贸合作带来了很多实质性好处。今年上半年,江苏与台湾贸易额达195亿美元。很多台商都相信,未来宁台两地贸易往来的前景会更好。这次,我们就带了几十位企业家来参加峰会,来自金控公司、物流公司、制造企业等,他们很希望在南京找到投资机会。其中,有1位是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商,他十分看好南京在机械方面的产业基础。还有4位金控公司的董事长、几位物流公司的老总,都想进军南京服务业。台湾与大陆应该携起手来,一起把产业这条“鱼”养大,做强企业,做大品牌,才能在世界市场的广阔海洋里遨游。两岸经贸合作首先要了解两岸人民的期待,以及两岸的市场需求。然后要深入分析两岸在产业发展方面,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比如说,大陆有广阔的市场,大陆的制造业技术越来越高,而台湾在软件等一些领域的发展较为领先等。在这个基础上,两岸企业家联合起来,发挥优势,实现互补,建立共同的品牌。现在,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世界知名品牌还很少。所以,未来双方应该建立产业链合作,大家分工合作,共同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全世界最好的产品。

  永丰金控董事长邱正雄:经济增长速度快是最大的优势。江苏是大陆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人均收入以每年约17%的速度在递增,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对金融业必将产生极大需求。相对而言,台湾本土的市场规模比较小,这些年台湾人均收入的年增速还不足4%。金融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扩张,台湾的金融业比大陆起步略早,而大陆又有台湾所没有的广阔市场,两地正好可以优势互补,台湾的众多金融机构对于到大陆发展都十分期待。根据规划,南京将力争在2020年打造成为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金融产业的扶持措施,这对于积极寻求扩张的台湾金融业也十分具有吸引力。在进入南京市场之前,永丰银行在大陆的分支机构只有北京的一家办事处,此次是首次将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设在了南京,这也充分说明我们对南京市场的信心。台资银行的到来,首先将为本地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将更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众所周知,台湾的中小企业实力比较强,现在一些规模很大的台湾企业如宏碁、富士康等都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台湾本土银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服务方式。而大陆的中小企业目前普遍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需要金融业的进一步扶持。目前来看,永丰银行打算重点扶持的中小企业有两大类,一是创新型的科技企业,二是注重品质精致化的食品卫生等高端服务业。

  (来源:中国台湾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