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平台作用:为两岸企业家出招、解惑、指路

2017年11月05日 16:54:4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和以往几届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以“招商引资为主”不同,出席2013年年会的两岸企业家感受最深的是,峰会下设的阵容强大的七大产业推进小组闪亮登场,不仅为紫金山峰会增光添彩,更让企业家们对未来两岸产业合作信心倍增,并多了更多期待。

  来自大陆一位中央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参加过的各种峰会,一年达几十个,但还是首次见到这样强力、豪华阵容的产业推进小组,“双方召集人都是在各自产业、行业长期担任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其在各自行业影响力不言而喻。”

  峰会“产业推进小组”不同于两岸经合会“工作小组”

  也许正因为两岸企业家峰七大产业合作推进小组阵容“豪华、强势”,引起部分与会的两岸企业误认为:两岸企业家峰会作为两岸第四大交流平台,它具有一定的官方性,那么峰会的七大产业推进小组的出现,将来会不会替代或者弱化两岸经合会下设的六个工作小组?

  对此,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秘书长魏建国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明确表示:“可能大家对此有误解,两岸企业家峰会七个推进小组和两岸经合会的六个工作组性质与功能不同,工作也不会交叉。”

  魏建国说,两岸经合会的六个工作组主要是官方层面的协商,注重的是政策和各种协议磋商。而两岸企业家峰会的七个推进小组主要工作是微观更细致的,解决两岸企业合作、产业对接,主体是该产业、行业的企业家。

  魏建国说,因为这些小组成员都是该产业、行业资深专家,他们既熟悉该产业、行业政策,对两岸该产业、行业业态问题更是了如指掌,所以这样的小组对推进两岸企业产业合作能起到务实作用,“从目前这些小组成立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促成两岸多个重大项目合作协议的签订来看,已经得到两岸企业界高度肯定。”

  此外,魏建国表示,两岸企业家峰会平台作用是为两岸企业和企业家合作出招、解惑和指路。他说,目前两岸企业产业合作还存在一些其他因素,诸如两岸的各自相关政策等,造成两岸企业在产业合作方面推进不是很快。同时,目前两岸企业合作还很分散,有些产业、行业在两岸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些既不利于两岸共同市场的发展,也影响企业自身发展,而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两岸企业家峰会的七个推进小组进行沟通、协商,并将一些具体问题直接向两岸有关方面,包括政府部门反映,同时在企业合作方面为两岸企业合作对接提供服务,提出建议意见,为两岸企业打造共同市场服务,甚至包括两岸产业转型升级。

  峰会平台服务对象包括广大成长型和中小企业

  峰会前记者采访中,一些大陆台商和大陆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根据前几届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参会企业情况看,参会者基本上都是海峡两岸知名企业和大企业家,而事实上,无论是在大陆投资的台湾企业,还是台湾岛内企业,或是占大陆企业数量绝对多数的企业,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按台湾说法叫“成长型企业”,大陆叫“小微企业”,这些企业正因为它的“小、微”往往更希望通过类似两岸企业家峰会这样的平台,获得机会,得到关注,但这样的企业在以往几届紫金山峰会上恰恰“缺席”。

  针对两岸广大中小企业这一关注,魏建国表示,峰会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今年在两岸企业家峰会成立后,经和台湾方面协商,在七个合作推进小组中,就设了一个“两岸成长型和中小企业合作推进小组”,大陆方面召集人是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市政协原主席蒋以任。

  魏建国表示,两岸成长型和中小企业合作推进小组今年已经开始正式运作,而在参会者问题上,峰会不采取遴选,而是以报名先后来组织的,因为今年是峰会作为一个社团组织成立后的第一个年会,两岸企业报名相当踊跃,但是考虑到规模,后来两岸企业数达到600家时,就暂停报名了,所以一些企业没能参与,“但以后我们会逐渐扩大,同时,我们的意图不在于规模大小,如何热闹,关键是峰会要发挥平台作用,做到两个字,‘务实’。务实为两岸企业家服务,务实为促进和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服务。”

  (来源:人民政协网 编辑/李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