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苏州,你会想到什么?
对一座城市的印象,往往从它的标志性建筑开始。
地标,就是城市名片。
从北寺塔、寒山寺,到文化艺术中心、东方之门,苏州从来不缺极具个性的地标。历久弥新的城市地标,不仅构筑了历史,承载了记忆,也浓缩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史。
高速运转的时代飞轮中,它们或许已经不再是最高、最新,但它们的存在曾经惊艳了时光,在我们记忆中永远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阊门
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八门之首的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红楼梦开篇就称“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是明清时期苏州最繁华的商业区。
如今阊门挥去了过往的浮尘,留下历史沉淀后的庄严厚重,沉默地见证姑苏两千五百年的沧桑变迁。
北寺塔
古城区最高唯君矣
北寺塔又名报恩寺塔,八角九层,砖身木檐。曾在清朝光绪年间重修,高至76米。2004年,古城区明确限高24米,北寺塔便是古城区高度之最了。
拙政园
苏州园林代表作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位列中国四大园林之一。曲径通幽、错落别致,虚实结合、藏露掩映,与苏州人含蓄低调的性格相吻合。
寒山寺
半夜钟声到客船
多少人对寒山寺的印象都来自那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撞钟的传统由来已久,而每年的12月31日,苏州人都习惯来到寒山寺,在108声钟声中辞旧迎新,这样的跨年才是完整的。
开明大戏院
京剧大师齐贺开幕
始名“东吴乾坤大戏院"。民国22年改名为“开明大戏院”,梅兰芳、马连良、金少山等京剧大师,曾在此作开幕演出。
如今的开明大戏院沦为了普普通通的电影院,不复当年百花齐放的盛景,设施陈旧,今非昔比,让小编不禁唏嘘。
东吴塔
苏州人的埃菲尔铁塔
东吴电视塔高达168米,在当时的县级建筑中很少见,人们总喜欢拿它做指向标来确认方位。
2006年,曾为埃菲尔以及东方明珠设计过灯光的法国设计师帕吉克,操刀东吴塔的亮化工程,如今东吴塔成为了一道流光溢彩的风景线,让人留连不已。
石路亚细亚
儿时必逛的商场
还记得这个石路曾经最火爆的商场吗?
记得十几年前亚细亚开了苏州第一家鬼屋,当时攒了好久的钱终于和小伙伴们体验了一把,不得不说,这种惊险刺激可能这辈子都忘不掉了。
但不知道哪一年起,亚细亚逐渐退出了舞台。如今,奥特莱斯的招牌后面,亚细亚三个字已经褪去了鲜艳。
海关大楼
园区第一个坐标
称它为园区第一个坐标不为过吧。当时的园区还没有整体开发,海关大楼一经建成,就以其欧式风格成为园区一大坐标。
如今,工业园区发展日新月异,海关大楼或许不再显得造型别致新颖。但小编觉得,庄重、低调的海关大楼,现在更有味道了呢。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的小女儿
2006年,苏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它是“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先生在中国大陆的三件建筑作品之一,贝聿铭称它为“最亲爱的小女儿”。
如果你问小编最能体验苏州古典与现代之美的地标,那我一定会推荐你来这里。
东方之门
是“大秋裤”也是世界第一门
记得东方之门的造型刚一曝光的时候,大家都称它为“大秋裤”“大裤衩”。
顶楼的园林景观,地下五层的酒窖、200米以上的室内游泳池等设计,东方之门创下7项全国之最。
现在东方之门无疑是代表苏州文化内涵的世界级地标之作。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
艺术与生活更贴近
2011年,苏州科文中心正式更名为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流畅的线条、极具艺术性的造型既有现代感,又有苏式江南水乡的柔情。
如果你是热爱艺术的文艺青年,那么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一定是你的理想乡。
苏州站
望向苏州的第一眼
有人说,苏州是一座刚下火车就要开始拍照的城市。无论是材料、配色还是造型,苏州站糅合了古典和现代之美,成为了每个来苏州的人眼中的第一个坐标。
诚品书店
文艺青年的打卡圣地
“今天的苏州,不是挤在诚品就是在去诚品的路上”。2015年底,诚品书店终于在金鸡湖畔和大家见面。在书店的基础上融入苏绣、昆曲、评弹等苏州传统文化,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地标。
现在,如果你没去过诚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艺青年。
九龙仓苏州国际金融中心
与东方之门隔湖相望
现代传媒广场
被亲切称为“大靴子”
苏州,可以小桥流水依偎着粉墙黛瓦
也可以是高楼大厦拔地参天
城市发展还在不断向前
谁又会是下一个地标?
苏州中心
未来之翼振翅欲飞
11月11日,万众瞩目的苏州中心就要展开它的“未来之翼”和大家见面了。它将成为规模最大、区位最优、业态最全的城市中心,以王者之势向我们袭来。
它为成为下一个苏州坐标、重新定义金鸡湖CBD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苏州湾
比肩维多利亚港
苏州湾绿地中心,位于吴中与吴江之间的太湖水域,总投资超过120亿,将被打造成面向全世界的高端休闲度假目的地,直接叫板维多利亚港!
苏州下一个城市坐标会是它吗?
高新区科技城
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苏州高新区科技城,濒临太湖,东倚大阳山,是国内首个由科技部、江苏省政府和苏州市政府共建的大型科技创新基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未来将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综合性科技城、山水生态城和科技文化城。
看来也是新地标的热门人选!
随着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坐标的更迭越来越快,也意味着苏州的城市发展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
又比如说,
山塘街
东起阊门,西街虎丘
观前街
永不过时的步行街
平江路
小清新吃喝玩乐一条街
关于苏州的记忆太多太多……谁是你记忆深处最难忘的地标,谁又是你心目中下一个城市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