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范益民:两学一做排头兵 致富路上领航人

2017年11月02日 16:55:07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开展。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两学一做·群英谱”,为您讲述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的动人风采,期待您来点赞、打call! 


  范益民:两学一做排头兵 致富路上领航人

  范益民,男,43岁,1994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199810月起历任原金星村、原归城村党支部书记,现为虞山镇中泾村党委书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他带领中泾村党委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做,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托科技兴农带领一个经济薄弱村大踏步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1610月,中泾村被评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成为获此殊荣的唯一的基层村级组织,范益民也先后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苏州市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常熟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当好表率,抓好党建带队伍】

  近年来,中泾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人数增至146名,设置了9个党支部。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范益民自觉走在前列,切实承担起责任,要求身边的党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感召广大党员。

  作为村党委“党建第一责任人”,他通过建立健全党建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依托党员群众队伍创新村级社会治理等举措,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村民群众扎实工作、埋头苦干。各党支部每月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发放各类学习资料,组织党员参加党课,参与专题讨论,利用好“中泾村发展交流QQ群”、“和美中泾”微信群、《中泾村报》等自媒体开展学习交流。为了发挥党员作用,他为党员家门口挂上党员户标志,让党员们亮出身份接受监督,增加党员的荣誉感,鼓舞他们更多为群众服务。在范益民的带领下,党员积极认领政策宣传、卫生巡查、调解纠纷等近十个公益性岗位,70多岁的老党员张祖恒,冒着酷暑,坚持为村里中小学生进行义务免费书法培训;65岁的老党员顾惠良,主动拍摄村里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村容村貌的发展变化,以及正在进行的湿地建设,制作成小微电影后在微信朋友圈广为传播,村民们纷纷为他点赞。

  【发展经济,拔掉穷根换新貌】

  范益民上任中泾村党委书记之际,中泾村村级可用财力只有70多万元。他深知“千帆竞发看龙头”的道理,带领村两委成员深入群众、集思广益,考察分析、借鉴经验,反复研讨、确定方向,并最终形成了壮大集体经济的规划方案。近年来中泾村在虞山工业园区、国泰路、山明路修建了集宿楼、物业和商业用房近36000平方米,壮大了集体资产;实施工矿企业复耕复垦,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土地指标,实施工矿复耕复垦后,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获取土地收入,这一系列举措,让中泾村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较快提升。

  但他并没有小富即安,寻找一条中泾特色的发展道路萦绕在他的心头,一幅现代美丽乡村的蓝图展现在他的面前。范益民带领两委班子研究确定了利用中泾村耕地多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组织人员到北京、上海等地外出考察学习,引进特色品种和专业种植户。成功引进江苏阿里巴巴农业科技、佳盛农业等十多家农业公司,引进了特色果蔬种植(火龙果、南方甜樱桃、无花果等品种),另外还有高档花卉(如蝴蝶兰、凤梨红掌、玫瑰花)、特种养殖(黄鳝育苗)等。初步建成了1300多亩的特种果蔬和2500亩优质稻麦基地。

  打下农业发展的第一步基础后,范益民又寻找新的农业产业优势——建设都市农业产业园。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先后结合“万顷良田”、“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小河道治理等几个项目,完善园区内的道路、桥梁、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已建成20万平方米的连栋大棚。他注重与科研院校合作,利用科研院所合作的高平台为中泾村吸引了各方面的人才和各种有质量的项目,提升中泾村农业发展水平。土壤修复方面利用台湾的微生物技术减少农业污染,建设1000亩台湾农业园,进行有机种植;水处理方面利用日本的先进技术设备;在甜樱桃种植资源上,中泾村和欧盟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引进欧盟的品种,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植物工厂,后来世界自然基金会也加入项目运作,并将从多个方面对中泾村进行支持。2016年末,中泾村总收入达到2002万元,村级可用财力980万元,农民纯收入29143元。

  不忘民生,心系百姓重民意】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范益民书记的心头始终装着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村民物质上富裕了,精神上不能贫穷,他积极建设中泾村文化活动阵地,建成了500多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场所,篮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阅览室、公共电脑、棋牌室等应有尽有,一季度一次的中泾村文艺演出也举办了起来,通过多种多样的文艺戏曲节目,群众性文体活动渐渐丰富起来。为了传播正能量,全面提升村民素质,中泾义工团也在他的指导下成立。为了增进村民联系,方便吸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他还专门设置了村民接待站,加强村两委和老百姓之间的交流,村民们在生活工作上遇到什么烦心事也有适当的渠道来倾诉,村民之间的感情越来越融洽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虽然村里五六十岁的人员基本上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但范益民仍然在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为村里老人准备礼物和慰问金。年终的时候,他还会为全村1000多名没有参加城镇医保的老年人缴纳合作医疗基金费。

  “你是西安理工大学毕业的,又这么有能力,为什么不出去赚更多的钱呢?”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9年来 ,他都是这样回答,“我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我就想当一个为民造福的村官!想用自己一生的努力,让家乡美丽,让百姓富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