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第四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今天在徐州开幕,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名嘉宾出席。本次大会以“互联互融 开放共享”为主题,参加主论坛嘉宾约500人,在历届国际物流发展大会中会议规格最高、嘉宾层次最高。中国物流百强企业半数以上应邀参会,其中与世界500强企业有密切业务往来的超过30家,覆盖海陆空铁航五大领域。会议现场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1278.0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项目2个,利用外资1.3亿美元。
徐州现代物流与产业服务协会秘书长梁碧华告诉记者,徐州还将打造淮海经济区最大冷链市场。梁碧华说:“开这次会,主体意思就是打造我们淮海经济区交通物流枢纽中心地位,打造淮海经济区最大冷链市场。徐州这块产业发达,冷链冷鲜,包括农副产品也是极其丰富的,包括医药、食品。徐州本身具有(淮海经济区)冷链仓储中心的地位。”
梁碧华告诉记者,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徐州不仅有交通枢纽城市、工业基础雄厚等条件支撑,更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拥有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需的广阔腹地,同时也吸引着腹地资源集聚。 “徐州从产业集散区,现在到一个物流产业集聚区转变,这对我们淮海经济区周边地市,对它这块地物流集聚效应相当重大。”
目前,徐州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园区(企业)88家,其中,年物流营收超100亿元的企业有6家,中国华信、招商局集团等一大批旗舰型物流企业也纷纷落户徐州。 中国华信徐州区域负责人邹斌表示,非常看好徐州的城市定位和政策条件。“现在徐州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也在积极打造双向开放新高地,这些也都为共同市场合作区的建设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政策和各方面的支持。”邹斌表示:“将来徐州的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徐州买到在欧洲任何心仪的产品。”
2016年,徐州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年完成1.8万亿,增速13%,位列江苏省第一。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沈正平建议,徐州物流产业未来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对淮海经济区的组织协调作用,需要有国际视野:“要打造淮海经济区物流中心或者是物流高地,主要是充分发挥徐州作为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功能,对区域尤其是淮海经济区,范围的物流的组织协调作用。此外,我们徐州的物流要带领淮海经济区,面向国际,在一带一路的作用当中,发挥物流节点的作用。” 如何发挥“一带一路”物流节点的作用?沈正平表示,需要认清物流行业面临的挑战。
大会上,《“一带一路”中格共同市场合作区(徐州)综合开发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这一重大项目涉及格鲁吉亚波季自由工业区管理有限公司同徐州丝路共同市场合作开发项目,框架协议约定中国华信与徐州市合作建设约8平方公里区域,这标志着共同市场区这一“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创新模式在徐州正式进入落地实施新阶段,以此为载体与格鲁吉亚波季自由工业区组成“中格共同市场合作区”,成为打造《中格自由贸易协定》首个“试验田,打造服务于中格两国投资、物流、贸易和金融合作的示范窗口。
格鲁吉亚—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大卫· 艾布拉利泽说:“这个项目有助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发展和建设,还有农业、商业的繁荣发展等等,我相信这个项目的合作,也是增进两国关系和交流的一种途径。” 格鲁吉亚波季自由工业区位于黑海沿岸南部,毗邻波季国际集装箱天然良港,辐射环黑海近10个国家,与世界20多个国家通航。该区是格鲁吉亚政府2020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是以出口加工为主导的加工贸易园区,同时具备国际金融服务和贸易物流的潜在价值。徐州既是“一带一路”战略上重要节点城市,又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北望“京津冀”,南接“长三角”,在连接南北,承接东西,构建双向开放的大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6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及“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为物流区域协同创造新机遇。徐州市经信委新闻发言人西家澎也表示,将积极地吸纳沿线城市,比如说劳动力资源,或者是融资等等,来为徐州(物流)产业走出去,打好基础。同时将积极配合国内“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战略布局,将与西部城市,西安,积极进行合作,积极对接,积极完善亚太货运网络全覆盖。 与国内城市联动的同时,徐州现代物流与服务协会秘书长梁碧华说,徐州物流还将沿“一带一路”飞出国门。这将促进徐州改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徐州物流产业境外服务能力。 “国内物流向国际走的时候,面临很多的瓶颈。徐州的观音机场,我们准备用我们退下来的波音737、747,整列地打造成货运飞机,向国际开通,哈萨克斯坦到沿线,一直到西欧最大的,到意大利。” 梁碧华信心满满。
(来源:综合自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江苏新闻广播 编辑/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