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火车站西北惊现“海市蜃楼” 其实是平流雾制造的错觉

2017年11月01日 11:27:50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哇,太漂亮了,没想到扬州能看到这种奇特云海!”“这不是海市蜃楼吗,在扬州什么地方呀?”10月31日,网名“陈耕生”的网友在微信群里发布了一组如梦似幻貌似“海市蜃楼”的云海奇观照,立即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

扬州火车站西北惊现“海市蜃楼” 其实是平流雾制造的错觉

都市惊现“海市蜃楼”引网友围观

  只见这组照片以城市建筑群为背景,在一片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后方,一层缥缈迷离的水雾笼罩在大地上,氤氲的雾气浑白一片,浓雾下方的景致已全然分辨不出,只有影影绰绰的树木从白雾中钻出,犹如水墨画般引人遐想。在浓雾的后方,深浅不一的植株形成巨大的屏障,仿佛水墨小品泅出宣纸,又如连绵起伏的山脉,其情其景恍若“海市蜃楼”,令人叫绝,奇特的景象令身处平原地区的扬州市民颇为震撼。

  记者随即联系上了“陈耕生”,据了解,“陈耕生”是一位具有专业水准的摄影达人,平时酷爱摆弄镜头。“拍下这组照片纯属偶然,没想到能捕捉到这么奇特的景观。”陈耕生介绍,他住在西区的文汇苑小区高层,这组照片是他清晨上洗手间时无意间在北面窗口发现的,当时就轻轻瞥了一眼,谁知竟看到了这幅美感十足的画面,于是陈耕生立即回房间拿来了专业摄影设备,镜头伸向北方,按下了一张张快门。

  陈耕生介绍,镜头中的画面位于文昌西路北侧、火车站西边的城郊,白雾缥缈貌似“海市蜃楼”的那片区域其实是一片农田,浓雾笼罩在田野上,看起来影影绰绰的,梦幻效果十足。

  “这番景象一直持续到清晨七点左右才渐渐散去。”陈耕生介绍,有摄友看了照片后告诉他这是平流雾,在水汽集中的地方都会有不同程度出现,“经常去瘦西湖拍照的朋友给我发过类似的照片,不过那层雾是笼罩在湖面上的,比较薄而淡,比不上这个。”

扬州火车站西北惊现“海市蜃楼” 其实是平流雾制造的错觉

其实是平流雾制造了错觉

  记者了解到,平流雾是当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当暖而湿的空气水平移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时,逐渐冷却,空气中的过饱和水气凝结成小水滴而形成雾,这种雾称为平流雾。

  平流雾来临时,城市、树木、农田笼罩在一片雾纱中,仿佛人间仙境。只要有适当的风向、风速,雾一旦形成,就持续很久,如果没有风,或者风向转变,暖湿空气来源中断,雾也会立刻消散。

  平流雾能将城市中的建筑物缠绕其中,才使身处地面的人们觉得如临仙境。专家介绍,平流雾和空气的水平流动是分不开的,只要持续有风,雾才会持续长久。如果风停下来,暖湿空气来源中断,雾很快就会消散。

  专家介绍,平流雾在一天之中任何时候都可出现,只要条件具备,可终日不消。

扬州火车站西北惊现“海市蜃楼” 其实是平流雾制造的错觉

古代扬州曾有海市蜃楼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扬州曾有过海市蜃楼盛景,这番奇特的景象在古人的诗篇中多有体现,时至今日,仍能从这些古诗篇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这番奇景就出现在美丽的高邮湖上,站在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高邮湖畔,极目远眺,只见帆影往来,水鸟翱翔。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过平阿湖》诗云:“雨湿鼓声重,风匀湖面平。官船南北去,帆影挂新晴。”西湖夕照、渔舟唱晚的景观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唱,而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奇景更具魅力。

  夏秋之际,雨过天晴,西湖上空有时出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连绵起伏的群山,阡陌纵横的田野,让你以为湖的另一边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抑或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区,其实这正是有名的湖上“蜃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古“秦邮八景”之一的“西湖雪浪”。若遇风高浪急,激起水珠如雪花飞舞,湖面上雪浪滔滔,堆银叠雪,让人想起“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状景。明代诗人胡俨有七律一首写“西湖雪流”:淮南十里春风颠,西湖之水波连天。银山高涌雪花碎,商帆尽落眼望穿。我昔游吴到东海,湖头壁立烟霏洒。年投老住江村,钓船稳坐忘惊骇。

  此情此景确有令人惊骇之处,因而有人认为“西湖雪浪”应是另一种景象:太阳已经偏西,天边的帆影渐渐归来,湖面上跳动着耀眼的银鳞般的浪花,如雪霁初晴后的景色。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