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启东市最长寿老人郁思珍将迎来自己109岁的生日。“正打算给老人家庆祝下呢。”26日,望着在院子里晒太阳的郁思珍老人,启东市圩角镇圩北村爱心敬老院的负责人盛叶告诉记者。
郁思珍今年109岁了,她的人生堪却称坎坷。这位“18岁还在娘家打铜板”的娇娇小姐,在上世纪30年代经历了一段不幸婚姻,离婚后,只能做了一户平常人家的二房。 郁思珍自丈夫和儿子去世后,一直和儿媳妇相依为命。儿媳妇尽心尽力照顾老人,老人脾气不好,时常爱念叨两句,儿媳妇也不跟老人争辩,由着她唠叨。儿媳、婆婆相处50多年,尽心尽力孝顺、照顾婆婆,在当地传为佳话。
前不久,儿媳妇去世,四个孙女将老人安排进了托老院,每天下班之后轮流来看望她。老人爱吃些零食,孙女们每次都买好糖枣、豆奶等带过来。住进来两个多月,郁思珍还在逐渐适应托老院的生活。一日三餐、打扫卫生等都由托老院负责,坐在屋檐下晒太阳是她的常态。一辈子获得舒心、自我,子女孝顺,这或许是老人长寿的最大秘诀。
在来敬老院之前,郁思珍老人和儿媳妇生活在启东市汇龙镇冬藏村五组的一个宅地上。自从嫁进这座老宅,两个女人再没挪过窝。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屋里有新生命的到来,也有亲人相继离世,如今只剩下这一对婆媳安静地相依相守。天气好时,郁思珍就坐在门口的藤椅上沐浴着阳光,吴美珍站在一旁,仔细地为婆婆梳头。郁思珍的耳朵有些背,但精神不错,面色红润。
周围邻居们都说,郁思珍能够安享晚年,除了自己身体硬朗,更离不开养儿媳的悉心照顾。养儿防老,这在大多数人看来天经地义,但郁思珍在别人的眼里显得尤其幸运。老人一生未育,年轻时领养了一个儿子,长大后娶了儿媳吴美珍,生下四个孙女。一家人就这样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30多年前,郁思珍的老伴去世,她却坚称生活可以自理,不愿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
又过去10多年,郁思珍的养子过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担心婆婆过于伤心,吴美珍更加用心地照顾老人。看到婆婆渐渐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出来,愿意经常出门和邻居打打牌、聊聊天,吴美珍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干农活维持全家人的生计。
孩子们相继出嫁,家里仅剩下婆媳二人。为了便于照顾,吴美珍好不容易劝服郁思珍和她同吃同住。“虽然身体还算不错,但毕竟年纪大了,自己做饭总不太方便,就怕她磕着碰着,我宁愿自己辛苦些也要让她平平安安。”吴美珍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从那时起,老人餐桌上的菜肴变得丰富起来,荤菜更是顿顿不缺,炖烂的猪肉、红烧青鱼……
这几年,郁思珍的年岁越来越大,虽然没有什么病痛,但眼睛、耳朵等器官的功能却在慢慢退化。为此,吴美珍更加放心不下婆婆,平日里几乎不离开婆婆半步。为了照顾郁思珍,她从不走亲戚,每天,她帮老人梳头、做饭、洗衣服,把老人的生活起居侍奉得妥妥帖帖。“老太有这么一个好儿媳,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这让周围的邻居羡慕至极。
遗憾的是,两个多月前,儿媳妇吴美珍去世,郁思珍住进当地的爱心托老院,天气好的时候就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早上要么吃两个水煮鸡蛋,要么吃麦片加面包,中午最爱吃的就是红烧肉,晚上也是,米饭倒是吃的不多。”盛叶红说,老人是个“重口味”,肉必须要烧的红油赤酱,水煮的还不喜欢吃呢!
(来源:南通发布 编辑/盛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