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金陵梅家八年邓石如成一代大书法家

2017年10月26日 10:22:03 | 来源:紫金山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一生布衣的邓石如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其四体书(真、草、篆、隶)皆为国朝第一”(金天翮《邓石如传》)。尤其是他的篆隶纵横捭阖,沉雄朴厚,自成面目,被包世臣誉为神品,后人奉为圭臬;他的篆刻得力于书法,苍劲庄严,流利清新,使传统的篆刻面貌为之一变,是 “邓派”的创始人。

  而成就邓石如高坐于艺术殿堂的一个关键人物,就是金陵梅氏家族的梅镠。

  “历算第一名家” 收藏丰富

  金陵梅家指的是清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家族。这个家族四代人,子承父业,代代相传,致力于天文历算研究长达百年,出了十多位数学家,被称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有“开山之祖” 之称的梅文鼎(1633—1721)和他的孙子梅瑴成(1681—1764),二人都受到康熙皇帝的推重和恩宠。

  梅氏原籍安徽宣城,自梅瑴成开始奉旨移籍江宁,筑宅明瓦廊,梅瑴成题名“寄圃”,亦称寄园。园中有清素堂、燕翼堂、半千阁等建筑。此园存在了近百年。咸丰二年(1852),晚清著名散文家、上元人梅曾亮(1786—1856)也就是梅瑴成的曾孙,写有《治圃偶成》一诗。诗中有“吾庐已百年,幸免近市嚣。乔木生远籁,修竹清荫交” 等句。但第二年,金陵即被太平军攻占,百年寄圃与城中众多名园一样化为灰土。

  梅氏家族富于收藏,到梅瑴成的小儿子梅镠时,家中藏品已很丰富,尤其是秦汉时金石文字和碑文的拓本多为外界少见。金天翮《邓石如传》说:“梅氏自北宋以來,为江左甲族,弆藏甚富。瑴成又受圣祖(康熙)殊遇,得内府珍祕又多,秦汉以來金石善本悉备。”

  梅文鼎

  客居八年遍临金石碑刻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又字顽伯,别号完白山人;他家境贫寒, “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厄,无所不尝”( 李兆洛《石如邓君墓志铭》),年少时便以打柴、卖烧饼谋生;但他自小喜爱刻印,渐渐名播乡里,十七岁后,游走南北,以篆刻鬻字自给。

  邓石如三十八岁时,由安徽寿州寿春书院山长梁谳(字闻山,《清史稿》有传)介绍,来到金陵梅家,受到梅镠以及梅鉁、梅釴兄弟的接待。

  梅镠,字既美,号石居,上元籍举人,梅曾亮的祖父;他是一位数学家和书法家,擅长八分书(亦称分书,汉隶的一种)。对邓的到来,梅谬不仅尽出所藏,让其观摩欣赏,还为其提供衣、食、纸、墨的费用,让他在寄园中吃住临摹。

  邓石如有了这样难得的机会,便在梅家纵观博览秦汉及唐代的金石善本,悉心研究,推索其意,心摹手追。他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磨好满满一大盘墨汁,伏案临摹到半夜墨汁用完才上床睡覚,无论酷暑严寒,天天如此,

  邓石如对《石鼓文》、秦李斯的《峄山碑》、《泰山刻石》、《敦煌太守碑》、《天发神谶碑》、唐李阳冰的《城隍庙碑》等篆书碑刻,“每种临摹各百本。又苦篆体不备,手写《说文解字》二十本”。“五年,篆书成。”随后,邓石如又学汉隶,临《史晨碑》、《华山碑》、《白石神君碑》等碑刻,每种各临五十本。“三年,分书成。”在临摹碑刻的同时,“复旁搜三代钟鼎,及秦汉瓦当、碑额,以纵其势、博其趣。”(所引均见包世臣《完白山人传》)

  客居梅家八年(其间邓石如多次外出游历)的悉意博览和勤奋临摹,使邓石如尽谙篆隶古法,尽得金石古意,书法篆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终于在当时众多名家中脱颖而出,求书求篆者接踵而至。

  可以说,后来他能登上清代书法篆刻艺术的顶峰,梅家八年的给力至为关键。

  邓石如

  为护老友挥拳怒打汪中

  八年间,邓石如与长他十多岁的梅镠结下深厚情谊,为其治印多方。梅镠对邓石如学书的进步评价甚高:“刀篆既造古人之堂,其摹秦相(李斯)唐监(李阳冰)书,复一日千里之效。”并撰书一联相赠:“天球高朗一梅和;良马超翔二李程。”“天球”是古时一种美玉的名字。他把邓石如比作色如晴空的美玉和日行千里的良马,说他篆书可赶超李斯和李阳冰。

  有一件事可以看出邓石如对老友梅镠的感激和敬重。

  邓石如书法

  汪中(1745—1784),字容甫,江都人,是清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此人学问虽好,却颇自负,喜挑剔,好找人岔子。他与邓石如也很熟,可说是同龄朋友。

  有一天,邓石如为一个人书写墓志,志文是梅镠撰写的。已是“拔贡” 的汪中在一旁边观看边挑刺,说墓志文稿中有几个地方写得不够好,大有贬低其文之意。邓石如一听,立即搁笔,怒目相向说:“你当我的面说我朋友的不是,就是说我的不是。”于是挥拳打去,汪中疾步回避,回头怒视石如,石如又伸出二指,要戳汪中的两眼,汪中吓得急忙离去。

  邓石如还请人画了一幅图,纪念两人的友情。画的是两人相聚在寄园中的情景:邓石如戴着棕笠,没有戴帽子的梅镠拄着拐杖。

  同治五年(1866),邓石如的儿子邓传密(字守之)来到南京,请两江总督曾国藩为图题名。曾国藩以梅、邓两人字中都有一“石” 字,遂题名为《石交图》。梅镠之孙梅曾亮题诗于上:“先生寄圃数徜徉,童稚追随阿祖旁。世事云烟人老大,披图犹记古唐装。”    

  作者 杨松涛
      (来源:紫金山新闻 编辑/夏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