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至11月12日,无锡解放南路上的演艺剧院几乎天天有好戏。作为第十九届上海艺术节无锡分会场的特色板块,今年的“戏曲票友天天演”汇集了活跃在无锡的20支民间剧团,他们将带来越剧、京剧、沪剧、锡剧、评弹等20场风格各异的公益演出。虽是草根团体,但实力不可小觑,他们的粉丝团也日渐庞大。
20场折子戏天天演至下月中
10月22日晚,演艺剧院的化妆间里,老姐妹们对着镜子描眉画唇,你给我整头发,我给你理衣服,马上要登台了,大家说不出的兴奋。亲朋好友不时跑到化妆间来道贺,演员们顾不上寒暄,大家打完招呼也都识趣地各自找位置去了。当晚,无锡市诚成沪剧团的折子戏专场达到了九成的上座率。剧团由原无锡市沪剧团、本土专业剧团演职人员和一批沪剧爱好精英组成,他们演绎的经典《雷雨》不输专业水准。错过这场沪剧不要紧,10月25日19:00,11月 2日13:30,无锡益乐戏曲团(原无锡扬名沪剧俱乐部)、上马墩常青戏曲艺术团还有沪剧专场,来听《庵堂相会》《卖红菱》跟《阿庆嫂办喜事》。
京剧迷们有福了,20场戏曲票友演出中,京剧占了半壁江山。10月27日13:30,无锡市戏剧家协会京剧票友分会将上演全本戏《大登殿》;10月28日13:30,孙蒋社区梁溪戏曲艺术中心带来《天女散花》《女起解》等名段;10月29日13:30,阳光嘉园京剧社带来《拾玉镯》《白蛇传》等名段;11月1日13:30,兰梅苑京剧沙龙带来《红灯记》《文昭关》《状元媒》等名段;11月3日13:30,太湖京剧社带来《梨花颂》《除三害》《贵妃醉酒》等名段;11月6日13:30,京音京剧团有现代京剧专场;11月7日、8日、10日13:30,秋韵京剧社、菊苑京剧票社、荀梅京剧团还有三台京剧折子戏专场。
不乏青年票友 最小的才五岁
这些民间剧团大多由退休的专业演员跟戏曲爱好者组成,中老年票友是主力。但隶属于梁溪区文化馆杜鹃花艺术团的菊苑京剧票社由老中青三代京剧票友组成,十分难得。票社成立6年来,陆续吸纳了“70后”“80后”票友加入,为剧团注入活力。成立于2000年的荀梅京剧团,其前身为市文化馆京剧票友协会,现有的60多名票友中,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5岁。团长周爱香执着于京剧艺术,更重视培养接班人。一年到头,剧团走进养老院、福利中心、部队、学校、广场、戏码头公益演出,业绩突出,今年还被授予了“特色文化团队”称号。但更令周爱香开心的是,剧团5岁的小票友参加全国比赛拿了名次。
戏曲传承需代代努力。11月11日13:30,夹城里中心小学锡剧专场值得一看。夹城里中心小学锡剧社团成立于2011年,2013年成功创建成无锡市首批锡剧传承特色学校。这些年,这支“娃娃剧团”在“激情周末”的舞台上频繁亮相,让无锡人眼前一亮。社团原创的《跟着名角学锡剧》获市级“新作奖”,《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获江苏省少儿戏曲大赛银奖,《赠塔》《跌雪》《双推磨》获全国“魅力校园”一等奖……课堂上学习《锡剧简明读本》,排练厅苦练基本功,来自无锡的这一枝枝“小小红梅”定将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
梨园百花香为无锡城布芬芳
无锡现有群文团队3300余支,戏曲是重要一类。无锡的社区、街道,区、市级层面,活跃着不同规模、特色各异的戏曲团体。就拿上马墩街道来说,亮相本届艺术节“戏曲票友天天演”板块的艺术团体就有上马墩街道宏阳艺术团、常青戏曲艺术团、重友京剧俱乐部三个,个个不凡。宏阳艺术团主打锡剧,名票云集,成员不乏梅兰珍、季梅芳、孙雍蓉等锡剧界老前辈的子女。作为“五星级团队”和街道“十佳特色团队”,艺术团还受邀赴上海录制戏曲节目,把锡剧唱到了大上海的舞台。10月26日13:30,来看名团演绎锡剧风采。
今年初注册为民办非企业的无锡市百花越剧团(原无锡太湖越剧团)创始于2006年,多次演出全本大戏《红楼梦》《梁祝》《五女拜寿》《玉蜻蜓》,剧团还承接了荡口古镇水上越剧的演出,粉丝众多。10月31日13:30,剧团的越剧演唱会将带来《孔雀东南飞》《九斤姑娘》《真假驸马》等名段。“无锡人喜欢听越剧,我一直追他们的。”越剧迷老杨感谢朋友提早给他留了票。11月12日13:30,无锡市曲艺家协会评弹社带来的江浙沪中青年评弹名票名段演唱会不容错过。评弹社发端于1939年的无锡云傲弹词票友会,是京沪线上第一家评弹票房。吴侬软语,浅吟低唱,快来约会评弹名票。
(来源:江南晚报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