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一部红色歌舞剧的创新之路

2017年10月21日 12:44:35 | 来源:南报周末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0月19日晚上,第17届南京文化艺术节重头戏之一、南京市歌舞剧院原创歌舞剧《旗帜》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激情上演。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现场不少人跟着轻轻哼唱,而当剧情进入高潮,势如破竹的解放军战士突破敌人封锁,祖国大地漫卷红旗时,更是全场激动,掌声如雷。

  这场红色歌舞剧无疑是成功,那么这面“旗帜”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不一样的歌舞剧

  在大多数人心中,歌曲舞蹈类节目大约就是文艺晚会里,一个报幕员报幕、一个演员唱歌、一个演员跳舞那种传统的模样。

  南京市歌舞剧院院长伍文杰笑着说,这次要让大家看到一部不一样的歌舞剧。

△南京市歌舞剧院院长伍文杰

  “歌舞剧的核心词是剧,就是要有一个比较完整连贯的剧情,所有的歌曲和舞蹈要被这个剧情串联起来,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张嘴唱歌、纵身跳舞,还要塑造角色。从主题晚会到歌舞剧,这是当下观众欣赏习惯的改变,也是我们创新突破的方向。”

  伍文杰介绍,《旗帜》是南京市歌舞剧院第一次创作歌舞剧,是由《红色畅想》等多场红色经典文艺演出雏形基础上不断修改、重新制作而来。“到现在这个版本,已经边排边练边改一年多了,大的修改就有四五次。主要改动的,还是不断加强‘剧’的概念,说好故事。”

  《旗帜》分为《寻找光明》《浴血奋战》和《山花烂漫》三个篇章,讲述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位母亲送儿参加红军,到1949年南京解放结束,这期间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丰功伟绩,以及军民鱼水情。

  这台歌舞剧显然不是寻常的文艺晚会,《旗帜》中没有主持人,所有的念白由老太太一角来完成,参与节目表演中,像一根线把所有的节目串联起来。

  “她讲述了自己的儿子参军,亲人在战争中立功、牺牲,祖国解放,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通过她亲身经历的故事缓缓展开。”

  老歌新唱

  歌舞剧《旗帜》选取的演唱曲目多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

  以女生小合唱《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拉开帷幕后,一系列经过重新编排的歌曲《黄水谣》《映山红》《到敌人后方去》《沂蒙山小调》《烽火雄魂》《士兵与和平鸽》将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尾声歌曲《永恒》以真挚内敛的情感,激昂高亢的旋律表现革命先行者为了追寻崇高理想,不怕牺牲、不畏前行的精神。

  伍文杰介绍,《旗帜》在舞台设计上打破常规,大胆跨界,舞蹈与朗诵结合、歌舞与情境的表演、西洋乐与中国民乐的混搭,而且利用戏剧独白更能增添情感交融。

  为了能给人耳目一行的感觉,歌舞剧《旗帜》中所用的歌曲都进行了创新再加工,歌曲的配器都重新改编。

  “我们把《到敌人后方去》和《游击队之歌》这两首歌融合到一起,一头一尾是《到敌人后方去》,中间部分就是《游击队之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歌曲《大刀进行曲》中间部分用《黄河》来进行舞蹈段落展现。”

  一堂红色教育课

  《旗帜》出场演员有七十多人,加上后台工作人员便有九十多人,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才十四五岁,平均年龄不过三十岁。

  如何让这些年轻人能更好地理解那段历史,并将之完美演绎、感染观众呢?

  “整部剧里出现了红军、新四军、八路军、解放军,可以说也是我们人民军队建军的历史。包括观众在内,很多年轻人是分不太清楚的,这也是我们这部剧的意义所在——让所有人牢记为祖国做出努力、牺牲的英雄们。”

  伍文杰介绍,从演员到舞美道具,都接受了专家的培训和经典影视剧的学习。“比如表演《百万雄师过大江》,我让他们去看《渡江侦察记》,表演《九九艳阳天》,我让他们去看《柳堡的故事》……不仅是了解歌曲的背景,更要去理解人物的塑造。这对以往只知道唱歌跳舞的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唱要跳,还要演,这不仅仅是技巧,更要有揣摩和理解。”

  声乐演员不仅要唱,歌舞剧《旗帜》更让他们开口朗诵。“演唱某些歌曲之前,声乐演员要先朗诵,朗诵到一定情绪,歌曲才能出现。”例如,在歌曲《沂蒙山小调》之前,声乐演员要先说一段台词:沂蒙山是个好地方,民拥军,军拥民,是人民养育了我们。开口说话很简单,说台词很难,朗诵更难,为了提升声乐演员的朗诵能力,歌舞剧院专门请来前线和省话剧院的戏剧老师教他们演。

  因为剧情需要,歌舞剧《旗帜》中会展现我军各个时期的军服,“舞蹈演员要换六七次服装,声乐演员最少也要三四套服装。”对于习惯了晚礼服的声乐演员来说,演出间隙的寥寥数分钟不仅要调整到下首歌的情绪和气息,还要换好服装,确实是个考验。

  而对舞美和道具来说,更加不能出错。“在最终定稿前的一次排练中,表演红军的演员错拿了美式枪械,这个细节也被我们的专家看出来,我们立刻组织所有演员学习,这也是对这些年轻人上的一堂红色教育课。” 

  在伍文杰的描述中,这些年轻人不仅尽情演绎了《旗帜》,也被《旗帜》感染着。

  “比如一次排练,《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有个情节,有演员演得眼睛通红,甚至流下眼泪,那种愤怒的情绪,台上台下的人都感同身受。我们这几天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演出现场实地排练,场地比我们剧院排练场大,为了加强体现人民军队的气势,我们临时又加了8个演员上台。这些孩子们相当珍惜这个机会,加班加点排练,甚至被我们‘赶’着回去休息。我想这种精气神,一定能让《旗帜》带给大家震撼的感受。”

  (来源:南报周末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