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吴江太湖新城(松陵镇)的居民任佩芳以电子竞价的形式租下了太湖新城渔业社区一间80平方米的店面房,每年的租金是1万元。这也是吴江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9月12日正式运营后签下的第一单。据介绍,今后,吴江区内村和社区新出租、发包的项目,都要通过这种形式来进行,以实现农村产权交易的信息化、公平化、透明化。
吴江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运营是苏州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体系建设的一环。通过产权平台建设构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交易互联互通的机制,有利于农村“三资”监管工作科学、规范、有序推进,也有利于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按照目标,今年内全市将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线上交易。
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
力争年内全覆盖
苏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起步早、步伐快、体量大,截至2016年末,全市96个镇(街道)、1285个行政村的农村集体总资产达到1720亿元,其中镇级1028亿元、村级692亿元;村均年稳定性收入达到801万元。而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租赁发包收入。
2015年以来,苏州市不断加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截至目前,苏州全市已建成了“1+7”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体系,即1个市级平台(苏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7个市(区)级二级平台。2017年力争全面完成市(区)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建设,实现市县镇三级交易系统全覆盖。
苏州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体系建设,主要从制度、系统和业务三个方面展开。
统一交易规则,完善制度建设。2016年3月14日,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管理制度,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根据管理办法草拟实施细则,并基于试点情况制定了统一的交易规则和业务表单。
统一交易系统,对接监管平台。2015年12月苏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业务系统的开发正式启动,建设在线审核、信息发布、组织交易、电子竞价、资金结算、交易统计等功能模块,并率先完成与吴中区资产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了交易流程全在线操作,提高了交易透明度。目前全市运行统一的交易业务系统,并将对接市农村产权监管平台,以实现信息互通和全线监管。
统一交易模式,规范业务开展。在平台建设推进的同时,组织好全市范围内的交易系统和业务操作的培训工作,全面推广统一的线上交易模式,规范业务办理工作。从2016年11月至今,通过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共完成交易2064笔,成交金额2.99亿元。其中农村集体资产出租1897笔,成交金额2.43亿元;农村集体资产转让1笔,成交金额0.4亿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157笔,成交金额0.12亿元。
全力建成农村产权
在线综合交易模式
当前,全市各地都在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
从今年6月1日起,吴中区所有集体资产交易全部纳入区交易中心进行线上发布交易信息、接受登记报名、组织电子竞价、缴纳保证金和结算项目资金。吴中区范围内的农村集体资产招租,意向承租企业或农民个人只需通过苏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网站了解报名信息,点击项目公告信息下方的“我要”或者“我不要”进行线上报名登记、缴纳保证金,之后就可以投标。投标可选择现场电子竞价或远程网络竞价的方式同步进行,投标结果实时显示。
吴中区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采用电子竞价的方式,面向“互联网”寻求受让方,可以吸引更多承租户参与竞标,具有监督管理精准、信息发布更广、交易方式全程公开、交易价款结算便捷等优点,提高了交易效率,可有效防止暗箱操作,消除群众质疑,实现了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全面化、信息化、及时化、规范化监管。
今年7月底,相城区元和街道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拥有的镇级集体资产“苏州市蠡口建筑安装实业有限公司”82.0143%股权转让完成了线上交易。该项目是苏州大市范围内首笔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公开挂牌转让项目,也是首笔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通过苏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业务系统完成线上交易的项目。6月27日至7月24日,该股权转让项目通过苏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业务系统进行网络公示和登报公示,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意向受让方。7月25日,在交易中心举行了项目答疑会。公告期满后,7月26日组织电子竞价会。竞价会采用多次报价竞价方式,竞买人通过电子竞价系统报价,最终成交价为40440881.80元。
下一步,在加快所有板块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建设的同时,苏州市将进一步完善苏州农村产权交易系统网上交易平台功能,规范交易程序,建成集“在线交易、网上竞价、资金结算、抵押融资、监督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在线综合交易模式。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 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