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俩初中生45分钟“破难题”,捧回国际机器人大赛亚军

2017年10月14日 09:37:10 |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加拿大当地时间2017106日下午蒙特利尔市Le Cosmodôme航天营,经过多天激烈的角逐,南师附中新城初级中学的两位同学捧回了国际青少年机器人精英挑战赛冰球项目中学组的亚军。这项荣誉来得很不容易。开赛前45分钟,还有一个小插曲,他们的机器人被指出不完全符合参赛标准。两位同学急中生智,重新设计了机器人击发球的结构,赢回了宝贵的参赛资格并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惊险!开赛前45分钟重新设计机器人

  “两个孩子能取得亚军的成绩真的蛮不容易!”带队老师、南师附中新城初中的信息技术老师、机器人社团指导老师张健平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比赛过程相当惊险。尤其是他们被主办方告知,其他队伍质疑他们的机器人的结构不符合标准时,那一刹那,大家很紧张,这意味着参赛资格可能被取消。

  最终协商的结果是,俩人获得了45分钟的时间调整结构。张老师说,季叶阳的反应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设计了解决方案,而另一位同学卜彦祺动手能力和英文沟通能力特别强悍,俩人完美地克服了这一难题。“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能帮忙,只能在一旁做简单地提醒。”

  记者了解,这两位同学都是今年南京市机器人大赛足球项目的冠军,因此获得了参赛的资格。“冰球是加拿大的‘国球’,但我们实际上比较陌生,也没见过冰球机器人的比赛。”比赛时,参赛选手要操控机器人挥动球杆击球进门。张老师说,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轮,“22”对抗,初赛是小组赛,复赛和决赛的时间都很短,只有10分钟。比赛最终结果按照每队的进球数和“点球大战”的成绩进行累加,最终进球多的队伍获胜。张老师回忆,当天参赛的共有80多支队伍,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竞争相当激烈,两位学生为了比赛真是“拼了”!

  幸福!机器人选修课为“好苗子”提供土壤

  本以为,两位获奖选手是玩机器人的“老手”,实际上他们的“学龄”才一年。张老师介绍说,季叶阳和卜彦祺都是初一进校时上的机器人选修课,此前是“零基础”。经过一年的磨炼,初一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能去参加市级比赛了。

  “一方面他们能很好地平衡学业和机器人这项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俩人的团队精神特别值得点赞,能够紧密地配合也是取得机器人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张老师特别提到,这两位学生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即便训练比较辛苦,占用了放学后和周末的时间,但他们其他学科的成绩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记者了解到,机器人特色课程早就走进了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初一的“机器人”选修课可以说是每年选课的“爆款”,一上线就被“秒杀”。张老师也负责教授这门课程。他介绍说,这门课主要教授学生设计机器人的基本机构,学习使用传感器,进行编程的模块化训练,一年学习下来,优秀的学生就可以参加机器人比赛了。同时,学校还在初二年级开设机器人社团课,信息技术课程也包括了机器人的知识,为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和土壤。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李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