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苏网讯(记者/沈颖)江苏河湖水网密布,是著名的水乡,省委书记李强曾这样来描述:江苏的水土,随手抓一把,都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丰饶的水土环境和深厚的人文积淀,造就了江苏的水韵和书香,江苏依水而生、依水而兴。
不过,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江苏又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给水环境承载力带来了很大压力。
如何“治水”?江苏一直在积极探索,这些年扬名全国的“河长制”便诞生在此。如今,又一治水“大招”面世,《江苏省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7~2020年)》于10月9日印发实施。

根据《行动计划》,江苏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重点实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文化建设、水工程管护、水制度创新八项重点任务。

此次《行动计划》有何创新之处呢?
据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介绍,《行动计划》更加注重新老水问题统筹,在继续加强防洪减灾、调水配水工程体系建设,保障防洪和供水安全基础上,更加突出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着力提升河湖综合功能。
更加注重水问题系统治理,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坚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兼顾,强化流域综合治理;通过构建城市防洪治涝工程体系,解决城市防洪保安问题;通过黑臭河整治,解决城乡水体黑臭问题;通过整治乱占乱建、乱垦乱种、乱排乱倒,解决水域岸线“脏乱差”问题。
更加注重水文化创新引领,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依托,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水治理的积极性,引领形成全社会“知水、爱水、惜水、节水、护水”的良好风尚。
更加注重水治理体系建设,通过管理流域化、管护网格化、资源权属化、投融资多元化,保障河湖效能的持续提升。

未来“水韵江苏”的颜值有多高呢?
到2020年,江苏全面清理河湖乱占乱建、乱垦乱种、乱排乱倒,恢复水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城市水域面积率不下降;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5%、20%,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达到70.2%以上,重点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超过82%,基本消除设区市及太湖流域县(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流域防洪达到50-100年一遇标准,区域治理达到20年一遇标准,城市防洪及排水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村治涝达到5-10年一遇标准;主要河湖生态评价优良率达到70%。
到2030年,江苏全省重点水功能区水质将全面达标,V类水体全面消除,河湖生态全面修复,防洪除涝全面达标,供水安全全面保障,精准管护全面覆盖,实现“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永续利用、水环境整洁优美、水生态系统健康、水文化传承弘扬”的目标,展现“河通水畅、江淮安澜,水清岸绿、生物多样,人水和谐、景美文昌”的愿景,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江苏样板。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告诉记者,用一句话概括,“生态河湖行动计划”是“河长制”的抓手。生态河湖是江苏水治理的战略目标,而《行动计划》是这一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二者相辅相成,《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必将加快“河长制”的落实,“河长制”的全面推进,也必将加快生态河湖建设目标的实现。相信江苏河湖的明天会更加生态、更加美丽、更加令人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