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精巧的电烙铁,
通电升温300至500度炽热发红,
烙刺在木板上,
丝丝作响,缕缕飘香,
静心、定力、起笔、转腕、收笔,
一丝不苟,精雕细刻,
一个个纤毫毕现、惟妙惟肖的动物
就这样跃然板上 。
要不是亲眼所见,
你一定不敢相信
眼前这一幅幅形神兼备、
惟妙惟肖的画
是用烧热的烙铁在木板上烫出来的,
这就是田玉田的烙画技术。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烫画”等,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
徐州这位烙画大师田玉田,以烙铁代笔,温度代墨,在板材上烙出来各种精美的画作。
田玉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生在徐州,自幼喜爱书画,七十年代 ,拜原徐州国画院院长乔俊声老师门下,潜心学习中国书画 。1980年考入徐州延安国画院,任专职山水画师, 1985年调入徐州卷烟厂技术中心从事商标设计。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田玉田爱上了火烙画,并对中国火烙画艺术的追求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国烙画艺术的发扬光大。
一只电烙铁在田玉田手里不仅成了画笔也成了墨。
烙画亦称烙花、烫画、火笔画,是以高温烙铁代笔,利用碳化原理,不施任何颜料,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取其相应温度进行勾、擦、点、烘,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技法表现出来。
对田玉田来说,烙这种大写意技法的山水画是比较好表现的,而较为复杂的是那种细致工笔烙画。
“我画那个动物的毛发,不是一遍遍画出来的,是分好几遍上千遍,一遍遍压出来的,那种毛绒绒感,出现那个厚重的效果。胡须我是直接用刀子刮一遍,然后用双氧水,丙烯颜料填上去,体现好几种技法,这种烙画还有不少秘笈的画法,搞了不少次试验。 ”
2001年田玉田入室“现代火烙画”创始人郝友友先生门下,学习现代火烙画,并得到郝先生的赏识和赞誉。
田玉田曾游太行山,华山,黄山,泰山山脉数次,三游江南……师法自然,参考其它画种苦心探索研创现代套色火烙画新技法,并使其成熟。
艺术创作,有成功有失败,机缘巧合,各种磨擦。
“有时候因为板材的问题,画着画着画裂了,板材买得不好,当中有缝,画着画成品了,还没装好来,用火机烘烤过度色,一下烘漏了,它薄厚不一样,经常出现这样。有时,我搞创作,光看画画了,拿烙铁拿倒了,把手烫得满手都是泡,经常遇到这样的事。”
使用不同的烙铁在木板上烙画,合理控制温度,就能烙出浅褐色、深褐色和黑色各种主色调,这些色调在竹木载体上烙制已非常精美。
但田玉田仍不满足,他对烙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木质三合板材料上,将层叠着色与反复烙烫相结合,独创出了将重彩入木三分的工艺彩烙套色烙画技法。
田玉田所创作的烙画作品,不管是山水还是花鸟动物,都是纤毫毕现、栩栩如生。看那瀑流,似乎能听到涛声溅起的水雾在蒸腾;看那咆哮的狮子,仿佛已经看到被它盯上的猎物在瑟瑟发抖。第一次看他的作品,很多人都会以为是印上去的。
40多年来,田玉田用坏了上千个电烙铁笔尖,
烧焦了不知多少块板材,
手也被几百度的高温烙铁烫伤过多次,
此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已经很难得,
这个世界最欠缺的,
我们内心最推崇的,
是匠人背后,那种认真执着。
一天,两天,
一年,两年,
慢慢的把时间熬成碎末,
再用心去捏合、去打磨,
一件配得上时光的作品
才得以完成。
徐州手艺人,
时光的艺术家。
(来源/无线徐州 编辑/蔡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