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施工中的盐徐高铁新洋港斜拉桥。 周樑 摄
“这桥可厉害了,大桥主跨312米,主塔128.5米,塔座上面有多高,下面承台、桩基就有多深。”尚修东是连云港人,今年24岁,学校毕业即来到新洋港斜拉桥施工工地。他边走边介绍,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铁在定位精度、建材等级等方面要求更高,路基桥梁的受力结构也不同。“新洋港斜拉桥地处新洋港与通榆河交叉口,土层地质软、地下水位高,仅深基坑就挖了3个月,打的桩基足足有108米。”
盐徐高铁是盐城市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也是盐城百姓翘首以盼的重大民生工程。该铁路正线全长31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盐城段长约72公里。盐城段项目今年已完成投资18.8亿元,完成征地拆迁主要工作量,共拆迁1240户民房,占五方确认数的97.5%;完成桥梁桩基17896根,占设计数的98.6%;完成承台2043个,占设计数的96%。
“新洋港斜拉桥是盐徐高铁盐城段重点控制性工程,堪称全线控制性工程的重点工程,按照进度安排,今年底主塔要封顶,明年5月大桥实现跨河合龙。”八标段四分部总工毛龙说,大桥总长650.6米,主塔采用钻石+H型组合结构形式,南北两座主塔将以斜拉索共同撑起新洋港大桥,它的施工进度快慢直接关系到盐徐高铁能否在2019年年底顺利完工。
戴上安全帽,记者乘坐左塔肢电梯缓缓来到107米高的施工平台,耳边的风呼呼响。工人朱敬双正和队员挤在“回”字形钢筋骨架的间隙进行预应力钢绞线安装。而西侧的右塔肢上,分离的液压爬架在工人的操控下,好似变形金刚脱离墩壁后一抖一抖地向上爬升。
“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第19节,对面已建到第18节,等模板调整到位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了。”1031号主塔班组长胡杨指着西侧的塔柱说,随着塔柱的增高,施工空间变得有限,面临的预应力问题也更突出。对此,朱敬双点头同意,“上塔柱最难的是索导管和环向预应力锁安装,仅左塔肢第19节,就要在1米左右壁厚的空间内安装3对索导管,单个索导管最重的有500多公斤,全靠人工调整到位。”
为快速推进工程进度,1031号主塔班组的50多名施工人员正和盐徐高铁、盐连铁路7000多建设大军一道奋战在建设一线,克服种种困难,24小时稳步推进盐城段高铁建设,为盐阜百姓出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盐阜大众报 编辑/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