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烈士纪念日|江苏省暨南京市新婚夫妇在雨花台向革命烈士献花

2017年09月30日 11:02:3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雨花台烈士陵园烈士群雕

  我苏网讯(记者/李娴)巍峨的纪念碑下和肃穆的烈士墓前摆放着鲜花,昔日的荒山野岭如今已遍植苍松翠柏,青山有幸,长伴英魂——南京雨花台,是城南一座美丽的山岗。然而,在1927年以后的一段岁月里,成千上万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明天就是国庆节,此时的你,或许早已规划“去哪儿”,或许决心“哪都不去”。无论你将怎样享受国庆长假,请别忘了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9·30烈士纪念日。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在全国第四个烈士纪念日,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省民政厅、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联合举行江苏省暨南京市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献花仪式。今天出席仪式的有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国防教育委员会主任王燕文,省军区副司令员鞠华等省和南京市国防教育委员会领导同志及其成员单位负责人,雨花英烈亲属代表等。

  江苏省暨南京市新婚夫妇在雨花台向革命烈士献花

  90名身着白婚纱的新娘和她们的爱人在“九烈士群雕”前肃立,一抹抹洁白在风中摇曳,更平添了一丝宁静、一份思念。白色的婚纱象征着纯洁,代表着忠贞,而今天,在烈士纪念日,在纪念碑下,新人用这洁白的颜色向英烈致敬,向他们纯洁高尚的信仰致敬,向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无比忠诚致敬。

  你读过世上最美的情书是什么?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还是“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文人遇上爱情,总是诗情画意,缠绵悱恻;而革命者的红色情书却是谱写着理想的血色浪漫。活动现场,两对新婚夫妇代表诵读了“雨花烈士”写给妻子的家书。

  新婚夫妇代表诵读“雨花烈士”家书

  “冰妹妹,我决不灰心!消极!我相信,十分相信,我的前途仍旧是很光明的!失败与小挫是我的事业成就的母亲!只要我们肯努力奋斗,我相信,十分相信,是终有一日会偿了我们的素(夙)愿的!不过为了我的四方奔走,使你五年来感受着许多的痛苦,烦闷……”写这份信的人叫张炽,1930年7月在上海组织发动法租界电车工人罢工斗争时被捕,1933年在雨花台牺牲,年仅35岁。他虽然没有等到革命的胜利,但是我们在信中却早已读出了他对革命前途的无比坚定,也读懂了他对妻子的一丝愧疚。

  参加献花仪式的曹京荥、刘微微夫妇

  诵读的家书回荡在烈士陵园,新婚夫妇以这样的方式与烈士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来自江苏省电科院的新郎曹京荥说:“青年人,作为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中坚力量,我希望在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以这样的方式,去感受英雄的力量,希望自己能够担负起传承这份精神的责任。”90对参加鲜花仪式的新婚夫妇也向全省广大青年发出倡议,在入学、参军、就业、结婚等人生重要时刻,自觉到烈士陵园祭扫和献花,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敬仰。

  如果说,此刻的新婚夫妇与当年的革命烈士有什么相同之处?大概都代表了两个字——新生。婚姻让两个人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而当年的革命烈士之所以遇强敌而不惧、临死神而不屈,则是为了国家的新生。

  新婚夫妇在丁香园聆听革命烈士丁香的爱情故事

  90对新婚夫妇,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丁香园,聆听这样一段爱情故事——一对刚刚结婚5个月的革命夫妻丁香和阿乐,还没来得及为他们崭新的生活绘上颜色,妻子丁香就被叛徒出卖,就义于雨花台。阿乐得知妻子牺牲的消息,立下誓言:“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兼人劳作,鞠躬尽瘁,尝汝遗愿!”

  有很多很多像丁香和阿乐一样的革命者,为了争取将来的美好,告别了妻子、丈夫、孩子、父母……

  “最深的思念不在流泪,最悲的哀痛不在呻吟。”雨花台同心林中,新婚夫妇们撒下了象征着坚贞、顽强的二月兰种子,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沉怀念和无尽的哀思。来年,这蓝色的二月兰与同心林中满园的映山红定将交相辉映。

  初步统计,全省今天共有937对新婚夫妇分别在当地参加献花活动。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