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儿子看您来了。”9月23日,南通市如东县苴镇街道办事处金凤村15组90岁的季永珍大娘看到儿子的一群战友来了,立即放下手里分拣的花生,把手里拎着月饼、盐水鸭、苹果和白酒的“兵儿子”领到家里。
“看到你们来,我心里就开心。说了多少回了,下次不要带东西,可是你们就是听不进去。”季永珍对儿子的战友余新明、朱明华等人说。
“我们是替逢明兄弟来尽孝的,哪能空着手呢。”余新明说。
“腿发不发麻了,胃子疼不疼了?”“八一前,多亏你们把我带人院免费体检,专家开了药回来吃了几个疗程,肠胃好了,腿也好多了。”听了季妈妈的话,大伙儿放心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来临之际,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一军一师的战友带着自费购买的月饼等节日礼物,奔赴长沙、大豫、苴镇等地,挨家挨户登门看望健在的13位烈士父母,送去节日的问候。
“经过一个月的调理,便秘的老毛病没了。”来到秦德本烈士的家里,德本生前的战友围着德本的妈妈嘘寒问暖,聊起了家常。秦德本生前是硬骨头六连16勇士之一,1985年3月8日,在攻打小尖山的战斗中,遭到敌军猛烈炮火袭击,倒在冲向主峰的道路上。德本的妈妈中过风,还有心脏病,她的健康“兵儿子”们一直牵挂于心。
1984年7月,如东300多名优秀儿女奉中央军委命令,跟随一军开赴老山参加自卫还击作战,发扬老一辈守如泰山、攻如猛虎的大无畏精神,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打出新一代的雄风,1985年6月圆满完成作战任务,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但刘长林、徐寿如等18名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活着的战友凯旋,履行替牺牲战友尽孝的诺言,至今是第33年。去年10月,如东籍老山战友群体当选中国好人。
“每逢清明节、八一建军节、端午、中秋、春节,他们购买物品送过来;我们生病,他们跑前跑后,寻医问药。”刘生华烈士的父亲刘德和老人是参加过淮海战役的老兵,今年89岁,他告诉记者,“他们一旦知道了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大小事,马上解决,比自己亲生儿子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