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醋文化博物馆,是目前国内第一个综合展示醋文化的主题博物馆,它是由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馆址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5000平米,是由表现江南民居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
分为醋史馆,老作坊,现代工艺馆,
陈列厅和体验馆等组成。
馆内采用声、光、电等现代表现手段,
全面展示醋文化,解读醋文化,品味醋文化,
是集文化遗产保护、休闲娱乐、
科普教育、工业旅游等于一体展示窗口。
1
醋是百味之首,自古就是世界各国重要的调味佳品。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中国人最早发明了谷物酿醋。
《周礼》记载,专管酱醋调味事务的官员为醯人。到北魏时,高阳太守贾思勰收集官府和民间的各种制醋工艺方法总计已达22种。在其专著《齐民要术》中系统介绍并加以推广,中国醋业就此逐步发展。
都说女人爱吃醋,这个吃醋怎么跟嫉妒划上等号了呢?
张鷟在《朝野佥载》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欲将美女赐于宰相房玄龄为妾,但房玄龄忌惮妻子不敢接受。唐太宗便设宴摆酒,邀来其妻道:“若你执意不允,就喝下面前这杯毒酒吧,孤且赐你全节。”宰相夫人毫不犹豫举杯而饮,唐太宗这才抚掌笑说:“夫人有所不知,孤赐你的本是陈醋一杯罢了。”
浓浓的酸意里却浸透着对夫君无限的爱,宁可死,也要吃醋!
作为中国四大名醋之一,镇江香醋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态分层发酵酿制技艺,通过制酒,制醅,淋醋三大过程,大小四十八道工序精制而成。在老作坊里,游人可以领略到民国时期镇江醋场的造醋场景。
2
这些传统手工制醋的大灶是用来蒸糯米饭使用的。做醋之前先要做酒,蒸糯米饭就是制酒的过程,糯米饭蒸完之后,用冷水进行冷却放入酒房中制作成酒酿,也就是平时我们尝到的米酒,酒酿制作了一个星期过后放入我身后的大缸中就开始制作醋醅。
制醅是整个制醋过程中最核心的工艺。把酒酿放入大缸中,往里面添加稻糠、麸皮,浸入恒顺选用的醋酸菌搅拌在一起发酵。
待醋醅发酵21天过后就进入淋醋环节,把醋醅放入大缸中加水进行浸泡,再加入恒顺特制的炒米色和盐,一段时间后我们的生醋就制作出来了。
生醋不能直接饮用,需要煮熟进行煎醋的环节,生醋经过煎煮后放入陶坛,在通风透气的环境下进行后期陈酿,最短半年。存储时间越长,风味越好,营养价值越高,保健效果越佳。
恒顺香醋独特的固态分层发酵工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让镇江人引以为傲的也是恒顺最为有名的是永远也打不翻的醋坛子。
存储是香醋出场前的必经过程,历经了长达半年甚至几年的存储后,恒顺香醋色、香、酸、醇、浓的特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
3
醋做出来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进行晒制。放在阳光下,最短要3至6个月的晒制,最长要晒3至8年,十年以上都是有的。晒制越久的醋,里面的营养成分越多。
醋的存储与酒的存储大不相同,业内有酒要阴,醋要阳的说法,醋在通风透气阳光照射的条件下存储最为理想。在这样的条件下,醋中的醇类物质会进一步转化为脂类物质,它是镇江香醋香气的主要来源。
在醋坛子的作用下,富含18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的恒顺香醋,口感将更加醇和,香气也更加浓郁。
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这是镇江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
在这座白墙黛瓦的仿古建筑中,醋坛、醋罐、醋缸、醋作坊,加上一座坊上世纪70年代,镇江恒顺酱醋厂的老厂门建筑,这些都唤起了镇江人的记忆。
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地址:江苏镇江丹徒新城广园路66号(恒顺工业园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