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镇张集村:从“空壳村”到“明星村”的蜕变

2017年09月18日 09:34:15 |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金秋十月即将来临,徐州铜山区何桥镇张集村的200多户“农民股民”近来格外高兴,下个月,他们入股的土地,500多亩的水稻和大豆将要收成了,每亩地保底价支付1000元,加上今年的收成好,价格也合适,每亩地预计还能多分200元至300元。

  去年10月,张集村261户农民参与了“土地股份合作试点经营”项目试点,这个试点也是该村年轻的村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张立贵努力争取来的试点项目。

  张立贵于2012年7月来到张集村当村支部书记,经历了两年的换届选举,每次都是满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2013年7月他考取了何桥镇公务员,可张集村村民都竭力挽留,于是何桥镇党委决定让他继续兼任张集村村支部书记。

  张立贵给张集村带来的福利是村民有目共睹的:下辖的6个自然村,每个村配套建设1个健身广场,目前有3个村已经建好。村里的主干道被拓宽,一座大型翻水站也将于年底竣工,届时张集村的用水困难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村里今年还招商来一个服装加工厂,优先录用低收入农户,工资高的每月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

  张集村地理位置偏僻,紧邻安徽萧县,下辖6个自然村,人口4580人。多年来,该村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一直为零, 村里原有的集体资产如窑厂、敬老院、荷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发包给了个人,基本都是口头协议,即使有合同也很不规范,没有增值期限也没有终止合同,因为种种历史遗留原因,租金早就中断,如今想要收回,却是困难重重。

  更麻烦的是,由于地势太高,从何桥镇到张集村至少需建3座翻水站,由于缺水,村民们只能种植玉米和小麦这样无需大量灌溉的农作物。这几年玉米卖不上价,一亩地辛苦一年只能赚个五六百元,除去种植成本,还要亏钱。

  如何带领张集村村民摆脱困境?如何使村集体经营实现零的突破?张立贵一直在苦苦思考。“穷则思变”,张集村啥资源都没有,要想实现脱贫首先还得在耕地上做文章,张立贵了解到“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正在作为试点项目在我市推广,这种模式革新力度很大,农民以土地入股,1`亩地为1股,为避免农户担心和保障农民利益,保底每年每亩为1000元,年终收益将对入股农民二次分红。这种集中经营的模式比原来农民分户经营节省了种植成本,且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可以出门务工。在打药、收割等农忙季节,还优先雇佣入股农民参与田间管理,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

  “土地合作经营试点项目”的申请条件必须是农业镇,且是省级贫困村,张立贵积极申请,得到了200万元的试点项目扶持,除了基础设施投入外,还投入了130余万元购买收割机、植保机、拖拉机等农机具,培训了5名农机手。农机手每年在村里作业和外出作业的收入,仅此一项,就增加了集体收入10万元。

  为了解决村里用水困难,张立贵积极争取“百千万”帮扶工程,市水利局现场考察后,投入了430余万元在此兴建了大型翻水站,今年年底将竣工。届时,张集村便可以选择种植需要大量灌溉的经济作物与高效农作物,土地股份合作的前景也将更加美好。

  今年上半年,张立贵通过朋友招商来一个小型服装加工厂,厂房放在村里的老村部,对厂商前两年实行租金优惠,1年1.5万元,但前提条件是优先安置低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比例占到用工人数的50%。

  农妇黄翠萍的丈夫是智障,多年来她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丈夫,完全没时间打工,因此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服装加工厂也可以实行计件收入,但需要1台缝纫机。张集村对口扶贫单位市商务局得知此事,立刻拿出2000多元帮黄翠萍购买了1台缝纫机,如今黄翠萍在家里做服装加工,又便于照顾丈夫,月工资在1000元至2000元之前,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腿脚残疾的贫困户焦永敏与爱人都被安排在厂里做工,两口子的工资加起来近3000元,他们高兴地说:“这可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真得感谢村里对我们的照顾。”

  从去年到今年,张集村有67户低收入农户脱贫,村集体经济也有了突飞猛进,村集体入股的200多亩土地的年终收入、农机有偿作业收入、老村部出租给服装加工厂的租金等,加起来达到20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8万,被列为贫困村,去年到今年,仅仅用了1年时间,张集村就摘掉了“穷帽子”,从“空壳村”一跃成为了何桥镇的“明星村”。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盛明珠)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