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南京)版权贸易博览会已经准备就绪,即将于9月15日在南京国展中心开幕,展示展销拥有自主版权产品近万种,各类版权活动50多场。在这次版博会上,您不仅可以看到云锦版《蒙娜丽莎》,还可以看到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镇馆之宝,号称“南京《清明上河图》”的织锦版《南都繁会图》。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系列的文创产品参加此次版博会。比如,来源于《郑和航海图》的“丝路千年·南京印记”系列,“梦中红楼”系列,“大雅斋”系列等等。
海上丝绸之路从南京起航
南京来凤老街人来人往,不过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在寻常街道旁,还有一座江南丝绸博物馆。乍看之下,它更像是个大型旅游纪念品商场。江南丝绸博物馆位于120年前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所在地。
△来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官网。
说起江南的纺织,便是丝绸与云锦。在南京,鲜有人知道除了如今繁盛的云锦,丝绸也曾鼎盛一时。其实,现在火遍南京景区的云锦就是以丝绸为材质的非遗技艺精华。在明清时期,“江南三织造”(南京、苏州与杭州)之首的江宁织造府所在地就在这里。郑和“七下西洋”开启海上丝绸之路,南京是其策源地和起航地。由此可见,有了之前丝绸行业的高度繁荣发展,才有了后来云锦登峰造极的辉煌。一直到近代,无论是官办还是民营,南京都是官办生产最集中、最发达、生产技艺最高超的地区,也是民营丝绸生产从业人员最多、产量最大、水平很高的地区。
博物馆记录南京丝绸文化
江南丝绸博物馆执行馆长耿奇因10年前工作接触到了丝绸。从此,她便被丝绸所吸引,一头扎了进去。10年来,一点一滴的收集资料,才终于将江南丝绸博物馆建成。现在,每当说到丝绸,耿馆长就滔滔不绝,笑着的眼里放出光来。
△来源:凤凰江苏。
博物馆建成不久,就邀请了许多周边的老居民和老丝织厂员工参观。老邻居们很开心,曾经零落的记忆,因博物馆的建成焕然一新起来。这座不算大的博物馆凝聚了一批人的心血,也饱含着一代人的情感。现在江南丝绸博物馆里不但详细记录了丝绸的文明史,还囊括了南京独有的丝绸文化内容,具有江南丝绸文化特点的丝绸文物、非遗产品和文史资料等展品达400余件。在工艺制作方面,通过传统丝织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以及和其他行业联手,推出了一系列独具创意的文化产品。
“镇馆之宝”织锦版《南都繁会图》
这次版博会观众可以看到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织锦版《南都繁会图》。《南都繁会图》是明代大画家仇英所作,描绘的是明代南京的繁华景象,素有“南京的《清明上河图》”之称。全图长3.5米、宽0.44米,共绘制了109个商家的招牌、幌子和匾额,以及侍卫、戏子、渔夫、邮差、商人等各色人物,有1000多种不同身份,原图藏在故宫博物院。《南都繁会图》织锦版在织造、配色、还原度等方面还原度极高,以高超的技术再现了南京的盛世之最,织造它整整花了8个月。
△《南都繁会图》。仇英 绘。
《丝路千年·南京印记》整套作品的素材来源于“郑和航海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郑和从龙江关出发,开始伟大的航海之旅,在南京留下了诸如:龙江宝船厂,天妃宫、静海寺、钟山、明城、石头城、大报恩寺等十二处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遗址。南京作为郑和海上丝绸之旅的策源地和启航地,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南京历史上重要的一笔。在这些遗迹中,永乐皇帝为表彰郑和而修建的天妃宫、静海寺以及为下西洋兴建的大型官办造船基地龙江宝船厂等都具有特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因此博物馆选取了几个南京人耳熟能详,却不一定知道其历史背景的古迹选作最终的创作素材。
△《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郑和航海图)。
《红楼梦》缘起江宁织造,清代在江宁府(今南京)设立御用官办织局——江宁织造府,作为江南三织造之首。曹雪芹曾祖曹玺祖孙三代四人,自康熙二年始,连任江宁织造官五十八年,专门掌管上用丝织品的织造。曹雪芹在这里度过的富贵奢华的少年时光,成为《红楼梦》最丰满的创作源泉。“梦中红楼”系列丝绸文创产品,复活经典,追忆红楼。以金陵十二钗为主题开发的红楼昆曲人物系列;以红楼梦经典场景开发的印象红楼篇系列;以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曲牌、酒令、判词等开发的红楼梦呓系列;是金陵人以“石头城忆石头记”为主题的深情之作,也是品味南京的文化之作。
(来源:紫金山新闻;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