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长子”发出时代最强音,争当运河生态文明建设“模范生”

2017年09月10日 08:22:29 |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7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9月8日-9日在中国扬州举办,来自世界各运河城市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运河管理者、运河爱好者,围绕“一带一路”沿线运河城市的发展机遇、世界运河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一带一路”沿线运河城市企业合作、世界运河城市古镇“旅游+文化”合作等主题进行平等、坦诚、开放的案例展示、观点交流、智慧碰撞。

  【“运河长子”自觉负起“扬州担当】

  大运河水,流淌千年。 作为大运河的发源地,古城扬州被誉为“运河长子”。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扬州清醒地认识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扬州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自觉增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扬州担当”,主动作为、扎实有效推动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每天晚饭后,沿着古运河健身步道,从东关古渡到渡江桥,既欣赏风景,又锻炼身体,心情很舒畅。”在扬州老城区南河下住了近30年的陈大爷说,现在的大运河,是家门口的“绿色项链”,令人心旷神怡。

  和陈大爷一样,沿河居民都体会到了运河环境变化带来的满足感和舒适感。这得益于近年扬州对大运河的生态保护。

  为了凸显运河生态,近年来,扬州市以大运河为轴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并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大运河生态保护、修复与建设,争做运河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打造“生态之河”。

  【运河两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TIM截图20170909162743

  在邵伯船闸,运河两岸绿树成荫,花草点缀其间,将运河衬托出一派生机。为了打造生态园林船闸,邵伯船闸管理所在闸区内开展了固土育林工程,对三号闸上下游补种树木百余棵,现在是“过闸看风景、进闸见游园”。同时,在治理生活垃圾和水体污染上,该闸也下了大功夫,真正有“绿满邵闸”的获得感。

  高邮助剂厂主要生产增白剂等化工产品,年产值3.2亿元,是当地的重点企业、纳税大户。由于可能对大运河及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今年,扬州市对这家企业果断实行关停、搬迁。截至目前,该厂已全面停产,正在进行剩余化工物料的处置、回收工作,预计9月10日前全面关停。高邮助剂厂负责人杨月亮介绍,接下来就进入到设备的清理阶段,废物料尽量地和厂家联系,厂家能回收就回收,工厂要响应国家的号召。

  邵伯船闸的治理、高邮助剂厂的关停,都是扬州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以京杭大运河为轴线的江淮生态大走廊生态保护的生动案例。据了解,扬州市在江淮生态大走廊区域内实施了300个重点减排工程、59个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关停小化工小电镀企业102家,退渔还湖30万亩。

  【生态修复还原运河生态】

  争做运河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扬州市还积极推动大运河及沿线的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

  高邮明清运河故道位于大运河和高邮湖的中间地带,是大运河扬州段保存较好、较完整的一段,同时被称为大运河的“活化石”。过去这里船民、商贩往来频繁,一度对环境造成破坏。近年来,扬州市对运河故道进行保护、修复的同时,还打造了一条两公里的生态长廊,在沿线建立供游人休憩的文化亭台,所有人工景观均和运河风貌保持一致。

  【携手全民 争当运河生态文明建设“模范生”】

  打造“生态之河”,扬州市还积极倡导全民参与保护、宣传大运河,牵头成立了大运河保护志愿者总队。目前,全市共有20多支队伍、2000多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运河沿线。这些志愿者队伍还经常赴其他运河城市进行交流,传播运河文化,来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扬州还努力在蜀冈—瘦西湖核心景区、三湾湿地公园为核心的周边区域、以万福大桥为中心的“七河八岛”区域和以江都水利枢纽为重点的“三河六岸”区域,精心、静心打造一批永恒的城市经典,让市民乐享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

  作为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2007年,扬州主动牵头大运河沿线城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在2014年获得成功。后申遗时代,扬州再次响亮提出,确保走在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最前列。从牵头申遗到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充分体现了扬州作为“运河长子”的时代担当。当下,更需要发扬申遗精神,自觉担当、奋力担纲,坚定而务实的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争当运河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生”,打造“生态之河”。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