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南大这两天开学,也拉开了高校新生开学的大幕。这个秋天,30.34万新生将踏入江苏高校的大门,迎来人生的新起点。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下午3点半,哈尔滨姑娘杨昕怡到达南京南站。漫长的旅途,将开学的紧张和兴奋拉长,作为一名南大新生,她对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满是憧憬:“我想参加拔尖计划,转到数学类的专业,因为我的分数不是特别理想,没有落到第一志愿,还想往自己第一志愿的方向考试。希望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把南京这个城市好好游览一下。”
从出站口引路牌、到新生接站点、再到学校的报到处,一路都有身穿紫色体恤的学长学姐们的身影,很多志愿者要守候到夜里12点,也正是这抹“南大紫”,舒解了新生们初来乍到的陌生感。
南京大学学生会“百问百答”团队专门负责回答新生们五花八门的问题,学生会副主席严传浩:“解答他们关于学习也好、新生生活也好的问题,可能会比老师或者是资料更有针对性,一个是上网的问题、还有充值机的分布和校园卡的使用,还有教室的寻找,和他们生活联系的紧密的。”
在南大校园,一个背着双肩包、戴着助听器的男生正在办理入学手续。这位黄同学来自河南周口市沈丘县,他两岁被诊断为听力残障,但积极向上的他,今年成为县里的理科状元,被南京大学理科试验班化学与生命科学类专业录取。黄同学说,报到的一路,都有热情的学长学姐们的陪伴:“其中有一个我问了好几遍才听清,但是学姐还给我重复了几遍,我还是很感谢的。”
南大表示,对于这种有困难的新生,学校开辟了“绿色通道”,做到让新生入学前、入学时和入学后都不用愁。南大学工处王老师:“今年入学前,会对同学进行一个摸底,特别困难的同学给他们发放了入学补助。入学时,如果他学费没有交,绿色通道会让他缓缴学费”。
特别困难的同学还将领到爱心礼包,里面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还有一个特困补助,包括饭卡里600元,补助600元,还有家长的免费住宿和免费就餐。
此外,今年南大的培养模式也迎来改变。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迎新点,已经很难找到院系的身影,学长学姐们举的牌子上都写着“工科试验班”“经济管理实验班”等,广东小伙子李俊辉 录取在理科实验班的数理科学类。他说,对于选什么专业还没概念,大类招生就可以“边走边看”:“南大今年也是改的大类招生,因为我没有特别明确某个专业,就是想要从事这方面,我报志愿考虑的时候就会减少一点烦恼了,以后的人生规划方向发展也有更好的条件。”
据了解,今年秋季,走入南京大学的绝大部分2017级本科新生,进校时都不再按“学院”划分,而是将院系之间的“划分”打通,将现有专业归并为11个大类和4个专业。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因为他专业学习不一定是个人喜欢的,但南京大学大类招生后,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比如进了一个理科类,然后经过自己的判断再选择进什么院系和专业,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更加负责任。”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