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每一种颜色,都对应着一个充满诗意的中国名字。当这些美丽的颜色与同样绚烂的扬州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有人说,如果把瘦西湖比作一位美女,那她一定是位穿着翠绿薄纱的国色天香。而五亭桥就是勾勒她曼妙身材的精致腰带。
喜欢瘦西湖的白天,更喜欢瘦西湖的傍晚。没有了白天的热气和喧闹,傍晚夕阳的余晖和华灯初上的五亭桥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扬州最美的健身步道,宋夹城西门的这块池塘一入夏便会呈现接天连叶无穷碧的盛景,湖边一条木质栈道曲折环绕,新鲜的空气和岸边翠绿的树木让每个来这的人都会爱上大自然的味道。
这个季节扬州的傍晚的天空是绚烂多姿的,尤其是在阵雨过后,夕阳从云缝中透出,天空逐渐被染成了红色。明月湖、文昌路、博物馆,一切的一切在这个时候都被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粉红的纱衣,有种闯入魔幻世界的感觉。
如果明月湖是西区的一颗明珠,那廖家沟就是东区的一条丝带。万里无云的傍晚,夕阳散发着它最后的一丝光芒,万物都被照射的棱角分明。扬州的新地标万福大桥也穿上了金甲圣衣,护卫着脚下这川流不息的河流。
随着天空逐渐变暗,夕阳的余晖也只能停留在了天边,近处的河面被天空映成了宝蓝色,偶尔一艘快艇擦着湖面飞驰而过,打破了原有的平静,留下了长长的痕迹。
雨中的南河下是江南应该有的味道。被雨水冲刷过的石板路倒映着两旁滴水的屋檐,灰白色的墙残留着历史的痕迹,诉说着时间飞逝留下的沧桑。
在“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的扬州,保存较为完好的私家园林中,小盘谷算是最为幽静的一处。如果没有地图的指引,可能早已迷失了方向,又怎会知道这小巷深处,别有洞天。
古南门外,千年默默流去的古运河边,座落着一座古朴巍峨的桥梁----通江门桥。雄伟精巧璀璨的通江门桥,宛若来自天外的一处仙山琼阁,在扬州广袤的大地上若虚若幻,熠熠生辉。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也是江淮生态大走廊的核心区域,邵伯的水美天蓝是出了名的。老街尽头的梵行寺在重新修建后熠熠生辉,逐渐恢复了往日的香火。
广阔的邵伯湖不仅造就了繁荣的邵伯文化,也为这里的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产资源。而广大的劳动人民也没有辜负这一大自然的恩赐,鸬鹚就是他们捕鱼的最好工具。
凌霄花是古巷中最亮丽的一抹颜色。攀附着灰白的墙壁,一直向上,仿佛天空才是它的极限。绿油油的树叶中开满了红色的小喇叭,为古朴的巷子带来了许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