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高新区所有新建的人行道将全部采用透水铺装。
8月31日,记者从苏州高新区规划部门获悉,近期,高新区制定出台了苏州首个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综合规划。按照规划,到2020年,苏州高新区建成区3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据介绍,《苏州高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综合规划(2016-2030)》覆盖了全区233平方公里行政区域,通过构建“一横、三纵、多带、多点”的自然空间格局,形成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
苏州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市政工程管理处处长郭勇说,整个规划高新区细分了26个大区,26个大区又分了小区块,根据规划,对每个地块提出了年径流总量具体控制指标,将来每个地块开发建设,都能找到相应的控制指标来采取相应的“海绵措施”。
根据区域特点,未来高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将主要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雨水回收利用等措施,并在全区规划设置了16处公园、湿地等大型公共海绵设施。
郭勇说,现在有些道路绿化是堆坡造景,现在“海绵城市”理念就是采取下挖式绿地,这样进行雨水渗透和净化利用。
此外,根据规划,道路两侧的绿化将采用低于路面排水口的方式进行种植,加强对路面雨水的净化利用,所有新建的人行道也将全部采用透水铺装。按照规划,到2020年,苏州高新区建成区3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