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青年演员在伦敦表演昆曲选段
当地时间8月25日,“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在剑桥大学正式开通运行。该项目由剑桥大学“康河计划——保护即将消失的世界”项目组主办,江苏艺术基金资助,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和全国7家昆曲院团支持。
省文化厅厅长徐耀新在致辞中表示,昆曲起源于江苏,江苏建有全国唯一的由国家文化部批准和支持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汇集了中国与剑桥大学保存的昆曲藏品,是全球共享昆曲艺术的新平台,既是把精彩江苏传向世界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国际合作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崭新尝试。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副院长Stephen Cherry提出,希望通过“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加强与中国、与江苏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为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中国驻英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项晓炜代表中国驻英使馆对博物馆的开通表示祝贺。他说,地方文化交流与项目合作是近年来中英人文交流的新亮点和生力军。“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开通运行,是2017年两国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事件,希望以此为契机,为两国文化交流合作注入新动力。
“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是世界首个中英双语的昆曲数字博物馆。该项目以昆曲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剑桥大学“康河计划”的一整套分析研究方法,初步实现了智能化展示。用户可以通过VR眼镜实现多重实景360度观赏昆曲的效果;通过高清3D技术,可以多角度观察昆曲历史实物;采用最新的数字化扫描与修复技术,成功修复一批极为珍贵的昆曲艺人视频资料。目前,博物馆已征集昆曲实物资料370多件,演出和教学视频100多部,研究文献70多篇,总数据量超过6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