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敲山震虎——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2017年08月30日 14:11:34 | 来源: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  新展

       敲山震虎——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主        办︱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展览地点︱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二楼)

  展览总监︱朱强

  策  展  人︱刘礼宾

  展览执行︱张洪      

  策展助理︱王奕丹、陈安、吴燕

  开  幕  式︱2017年9月9日下午4:20

  展        期︱2017年9月10日—11月26日

展览介绍 
     《敲山震虎——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将目光集中于部分在当下雕塑语言的传统转型方面具备一定品质的艺术家。八位艺术家对于自己心性的修炼,是其作品进行有效的传统转化的基础。无论是在自身宗教信仰中,或是长期临摹宗教雕塑壁画的影响下,还是对传统山水画论的研究,以及对文人画的借鉴,或是针对民间传统雕塑工艺的理解,他们均能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融于自身创作。不仅在师承方面有着深厚的雕塑技能,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他们也能结合自身状态、经验与思考,摒弃浮躁之气,将传统与当代艺术融合,超越对于当代艺术的西方单一定义,也超越了将传统看做民俗艺术或是迷信思想的简单思维模式。 

  此次展览呈现的作品,在空间上具备更多的可能性。作品独特“场域”的形成,将艺术家对于传统与当代的理解弥漫于其中。除了作品的本身意味,观者在展场观展时更能发现特定时空中自身潜藏的多种文化基因。八位艺术家将在传统文化引导下对自我心性的磨练之外,艺术创作还探究了雕塑语言的“物性”。将物性与心性相交融,呈现出一种气韵贯通,但有别于当下西方类型雕塑,或是传统雕塑的独特面貌。 

  虽然当今对于传统的普遍认知还有待于继续深入,在尚未明确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提下,如何定义传统与当代的界限?何为评价二者融合作品的标准?也仍悬而未决。但新的传统转型趋势已无法被忽视。增强对自身传统的自信、真正进入传统、沉静下来领悟传统内涵可能还需要时间的宽容。中国传统文人画家在“慢”中品味天地自然,体会俯仰之间的一招一式。当今的艺术创作,期望也能在“慢”中激发出超越日常经验的全新状态。

  本次《敲山震虎——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旨在敲传统之山、敲当代之山、敲浮躁之山,在当下传统转型的开端,震勇猛之虎,引蛰伏之虎、醒沉睡之虎。以期与各位艺术界同仁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黄智涛/Huang Zhitao

  刘戎路/Liu Ronglu

  仇越/Qiu Yue

  杨淞/Yang Song

  尹朝阳/Yin Zhaoyang

  曾健勇/Zeng Jianyong

  张伟/Zhang Wei

  郅敏/Zhi Min

  部分参展作品

▲父女丨黄智涛

  香樟木

  父:240*46*42CM  女:133*43*40CM

   2009

  ▲the evening star is the morning star丨刘戎路

  铸铜

  尺寸可变

  2016

  ▲睡丨仇越

  树脂铜箔

  120*50*130CM

  2016

 

 ▲垦-1,垦-2丨杨淞

  影像

  3分59秒

  2016

  ▲神迹-金银山石丨尹朝阳

  嵩山石

  64*47*68CM

  2015

  ▲复乐园丨曾健勇

  综合材料

  600*600CM

  2016

  ▲苍丨张伟

  青铜

  120*110*110CM

  2013

 

 ▲天象四神-朱雀丨郅敏

  陶瓷、金属

  620*150*220CM

  2017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