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0日至28日,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支教队伍“梦想航班队”正在用实际行动阐释着回报与奉献真正内涵。支教队伍的志愿者大多是来自于广西的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子,其中还有一名曾经的留守儿童李舒。如今,她已经是南京财经大学大一学生,她说她要暑假带着阳光支教团队带着梦想再次出发,为了一个目的回乡支教,反哺故乡。
团队成员李舒在广西梧州藤县新庆镇的庆旺小学的群山中长大。那里里有青山碧水的秀丽风光,但却并不富裕。她回忆道:那些用泥砖和瓦片砌成的下雨天会漏水的教室,那些由于凳子不够只能用砖块和木板来凑的简易凳子,那用桌子撑起来的简易的黑板,以及伴随着我到毕业的凹凸不平的木桌这些便构成了我对于幼时小学的全部印象。这些都是简易甚至是破烂的设施,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却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一座多么丰富的矿藏。
直到某一天,她所在的学校的境况开始转好,她的小学收到了香港迦密中学的爱心资助。一大群笑容灿烂的哥哥姐姐来到她们的学校。明明是差不多的年纪,可我就是能感觉得到他们的与众不同,现在回想我觉得,这其实就是眼界格局的不同吧。他们在我的心里留下一一颗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的藤蔓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强烈的愿望在心底扎根,发芽,紧紧地缠绕。
2016年9月3号,李舒正式成为南京财经大学的一名学生。当她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她说:我仿佛通过了一场极为重要的审判,一切都豁然开朗激动的眼泪却在眼眶里怎么也流不下来。相比较过往的心酸,那些等待录取消息的日日夜夜的胡思乱想和备受煎熬,这一份巨大的惊喜,对我而言,来得太迟了。我知道自己即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迎来一段截然不同的新的人生。2017年五月份时,当李舒听到院里说要去广西或者贵州支教的决定,希望当地的同学们去联系支教点。她觉得这简直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我要把以前别人给予我的温暖再传递出去。离开家乡,再回到家乡,我要走向的终点是回到的原点。把南京的学生带回去,把新的知识,新的思考,新的希望和向往带回去,用我所能给他们的心里也播下种子,像当年迦密中学的哥哥姐姐带给我的那种一样。今年8月,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了10人小分队,一起为了反哺留二代再次出发。
历经两天的车程,南京财经公共管理学院梦想航班队来到了广西省梧州藤县新庆镇的庆旺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梦想航班队的志愿者给孩子们制定了趣味性强,知识含量高的课程,有开发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折纸课,有培养艺术细胞的美术课,还有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课等等,同时为大多数留守儿童开展了心理辅导活动,孩子灿烂的笑容和志愿者耐心地分享让这个暑假更加丰富多彩。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让这些庆旺小学的孩子们学习了丰富的知识,埋下希望的种子,开拓了视野,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改变命运,回报奉献。同时,也让梦想航班队的志愿者们不断完善自己,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回报与奉献,增强自身的适应力和耐受力,传播了公管人的大爱精神。关爱第二代的留守儿童,是这次支教之行的目的,无论对于支教队伍还是庆旺小学的学生,都将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而爱的火炬也会在南财学子的支教之行中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