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海安在北京举行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央地共建投资环境说明会,200多位专家、学者、高管,畅谈合作愿景,共谋发展大计。40个项目现场签约,其中,10个招商项目总投资逾60亿元,单体投资最大项目达到15亿元。
此次活动, 吸引了涉及各军种、军事院校、军企协会的近20家单位参加。近年来,海安开展服务企业“科技行”活动,鼓励机关干部为本土企业和军企合作牵线,多层次组织100多名企业家接受军民融合专题培训,让众多本土民营企业搭上军企“航母”前行。目前,海安已有粉末冶金、船舶配件、机器人、特种变压器、核电配件、功能纤维等领域的企业涉足军品生产;已有中航工业、中国船舶、兵器集团、西工大、哈工大、北理工等军工企业、国防院校,和海安的铁锚玻璃、鹰球集团、亚太轻合金等5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铁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吴贲华介绍:“通过军民融合发展,我们建立起大飞机玻璃鸟撞实验室,在生产出多品种军机玻璃基础上,成功研发出了C919大飞机机舱舷窗玻璃。”近年来,飞机玻璃、轴承、高性能磁材等一批军用产品在海安应运而生。
在引导企业进军军品生产的同时,海安鼓励众多龙头企业与央企、国企合作。海安县委副书记、县长顾国标介绍:“鑫缘集团、文凤集团、品德科技、明诺机械等企业与中国恒天、北京环卫集团、中平神马、东风汽车等一批央企、国企开展股权合作、产业合作,借力攀高,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在生产传统剪折机床陷入低谷后,明诺机械与东风汽车联合研发生产出东风明诺扫地车,这种专为城市环境清扫设计的纯电动专用清洁车,应用于城市街道、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填补了国内中小型扫地车的空白,目前,产品在全球50多个国家热销;品德科技与北京环卫集团开展股权合作,成立了江苏京环品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出新能源环卫车,这种环卫车成为北京环卫工作的“当家花旦”。
海安“攀高亲”有本钱。目前,该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0家,建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多家,在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50强中列第5位。“海安能够寻求到与众多央企、国企、军企合作,将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第一驱动力,积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借‘脑’,这条路走对了。”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信息所副所长周成虎这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