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家】薛亮:物我合一的灵性世界

2017年08月22日 16:00:54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戳视频,读懂薛亮

  编者按:

  江苏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有着崇文尚文的优良传统。当代江苏更涌现出众多文化名家,形成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苏军”。

  为了展现江苏当代文化风貌,展示江苏当代名家风采,我苏网将持续推出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制的《文化名家——江苏省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系列专题片》。

  以下为系列专题片之《薛亮:物我合一的灵性世界》。    

  他将自己的主观感情渗入到具体题材中,赋山川草木、天地云水以人格,以此来表达所思所感。他常常不分昼夜地冥想、作画,痴迷其间,宠辱皆忘,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他就是江苏省首届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薛亮。 

  深夜,薛亮独自坐在画案旁。

  此时,已是几点?此刻,他已枯坐多久?薛亮自己不知道,也完全不在意。他的内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丹青续彩,只待那股冲劲腾跃而出,从心中发芽生长,蔓延到臂上、指尖、画笔,化作千丝万缕……

  1956年,薛亮出生在江苏靖江的一个农村家庭,父辈都是普通农民。说起自己为什么会走上艺术道路,薛亮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说自己可能天生就有艺术基因每每看到大自然的光影变幻、枝头绽绿,心中便会升腾起莫名的动。

  一个夏天的傍晚,他从邻乡寄宿的学校回家,走上了安静的乡间小道,听着虫鸣鸟叫,看着夕阳西沉,暮霭浮动,对大自然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顿时,他有一种强烈欲望,想把一切都画下来。

  薛亮开始不断画画,不断摸索。渐渐地,他在当地有了点名气,开始有人请他画宣传画了。 

  1972年,高中毕业之后,薛亮来到一家大型造船厂当了工人。

  不久,单位用于宣传的“大专栏”需要人写文章,薛亮自告奋勇为“大专栏”写了好几篇。不仅如此,凭借着以前画宣传画的功底,他还给文章配上画,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份和才华。

  一次偶然的机会,薛亮从一位亲戚家中发现了一大箱子书,翻出来一看, 全都是大学美术的教科书,黎明有很多精美画册,其中还有一些苏联自学绘画教材。

  但是教材里面的课程,需要大量用到石膏像,这给薛亮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那时,买一个石膏像要花费几十元钱,这对薛亮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他就像对绘画着了魔,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石膏像买回来。

  为了买这个石膏像,我特地跑了一趟上海,倾其所有,我就抱着这个石膏像像抱着宝贝一样把它抱回家。当时年轻,很勤奋,夜以继日,就是不停地去写生,去锻炼自己的基本功,使自己的学习绘画的道路慢慢从非正统、非专业,慢慢地走上了专业的道路。

  1978年 ,薛亮报考了南京艺术学院。因为美术专业的录取率当时大约是四百分之一,能否考上,他的心里也没底。结果,令薛亮惊喜的是,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南艺美术系录取了!想来,绘画教程没有白看,石膏像也没有白买。

  薛亮十分珍惜这次上大学的机会,至今他仍然记得,工笔画老师刘菊清带着他们到菏泽、到庐山、到敦煌等地写生,在实践中摸索观察事物的角度,令他欣喜的是,一支细小的毛笔,竟然能够展现每一处奇异的景观,真是妙不可言。

  同时,恩师陈大羽的指点,使得薛亮对美术的思考更进了一步。

  陈大羽,我国著名的大写意花鸟画大师,他长期坚持观察写生,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无论花鸟鱼虫、草木藤萝,都极为注重对物象神似的追求,在陈大羽先生的言传身教中,薛亮领悟到,用笔用墨,不是写物而是写心,直至写意的境界。

  老师们的指导,使薛亮真正感觉到了美术的世界天高地阔,他经常通宵达旦,苦临苦练历代经典名作,取多位大师之长,为我所用。

  1982年,从南艺毕业之后,薛亮来到《新华日报》担任美术编辑,繁重的工作并没有影响他对绘画的热爱,他还是不停地思考和创作着。 

  这期间,经过苦苦的思索和探求,薛亮慢慢地悟到汉字的结构美,也就是今天的通用语“构成美”,他觉得每一个汉字间架结构中,都存在着独立又统一的美。因此,他对绘画有了新的认识。

  1985年,一种以个性化现代主义为特征的美术运动席卷全国,凭借着狂热的反叛意识和创造欲,试图从西方的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这便是影响深远的“85美术新潮”。

  一边是骨子里对民族传统的热爱,一边是愈演愈烈的风潮,绘画的路到底该怎么走,薛亮陷入了沉思。

  这个过程无疑是艰难的,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对比着中西方绘画的特点,同时,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在不断的创作、思考中,薛亮的思绪渐渐明朗。

  他找到了“复古为新”的路,一步一步对传统艺术从喜欢过渡到了理解。他深入研究着黄宾虹的作品,尤其是画作中那种超高的心灵境界,在摸索中,薛亮有了新的发现。

  薛亮认为,黄宾虹的作品是妙不可言的。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黄宾虹的画作,并临摹、研究他的笔法、章法、墨法,不断参悟黄宾虹作品中由“技”近乎“道”的内涵。

  难能可贵的是,薛亮在钻研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时并不排斥其它形态的艺术,而是博采众长,坚持当一名“杂食者”。这对他之后形成多元、莫测的画风,以及不确定性的美学价值观都有重要意义。

  只要找到了自己的目标,眼前的路便会更加清晰。

  1988年,中国美协举办“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这次比赛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画组,要求画作反映我国四化建设的风貌,具有时代特色,不仅要注意作品的社会效益,而且要力求艺术的完美,是当时美术界的一大事件,全国老中青三代画家几乎人人参加。大赛设定一等奖的奖金为3000元,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

  薛亮为这个大赛创作了名为《晓意萌动人语喧》的画作,画中晨意萌动之下,一群人扛着工具去上工。这幅画以山水为主,兼顾大赛“反映四化建设风貌”的主题。薛亮在其中参用了一些黄宾虹的笔法,同时也使用了现代构成的手法。画完之后,薛亮却有些犹豫,他对自己的这幅作品并不十分满意。因此考虑再三,差点错过了大赛。

  当时,薛亮的心里并没有抱多大期望。但没过几天,他竟然接到通知,说他的画通过了江苏的评选,要送往北京了。更让薛亮想不到的是,最终《晓意萌动人语喧》拿下了大赛山水组唯一的一等奖。一时间,他都没能反应过来,只是心里觉得很高兴。

  他用那3000块钱的奖金,买了一大箱画册,平时舍不得买的书都买了。

  这个大奖让江苏文化界、美术界十分欣喜:“江苏美术界中了个状元”!这个荣誉对当时的薛亮而言是个意外,但回头一看,这是肯定,更是鼓励,同时也是改革开放这个时代带给他的厚爱。

  虽然《晓意萌动人语喧》获得了大奖,但薛亮已不满足于以往创作中对自然界感觉的临摹,转而向精神层面探求,变以往的“代山川而言”为“山川代予言”,他将自己的主观感情渗入到具体题材中,赋山川草木、天地云水以人格,追写“物我合一”之真境,借“物”表现“自我”,他笔下的山水是“自我化”了的山水,“人格化”了的山水。

  1989年,薛亮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他的画作因“立意既高,其艺自精”的审美效果,获得了美术界、评论界极高的赞誉。

  薛亮将映射自然的镜子打碎,将传统的形式格局打碎,重新用意蕴丰厚的点、线、面、色拼组出他理想中的“伊甸园”。

  《遥思西域》是薛亮到西藏写生后诞生的作品,两棵树经他物象拟人化的处理,成为两个对话的人,在构图上,石头采用了倒三角的构图,大块、小块到最小的石子在画面上延伸,具有极强的节奏感,而平行线的强化运用,营造出一种虚幻、宁静、辽远的感觉。 

  《静夜》是他极富代表性的作品,在一个平原上,一个水塘、一块石头、一棵树、一个月亮,一切都是一,巧妙地将中国画中忌讳的对称性构图赋予了新的意蕴,整幅画给人一种苍茫,雄健,隐约中透露着凄美的意境,这幅画在日本NHK国际书画大赛中一举荣获金奖。

  薛亮在绘画上创造性的探索,在90年代后期逐渐成熟。这得益于他自70年代以来对传统的深入研习和苦临苦练,对宋、元、明、清代表性山水画家作品的解读,都使他对传统造型符号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他专门用七八年的时间游历名山大川,在对大自然的写生中感悟种种美好,并将传统笔法墨法在真景实境中加以印证。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薛亮进入了心象山水的创作阶段。

  在这一批作品中,薛亮将感性和理性契合,意象和心象契合,使欣赏意趣在真切和梦幻中游弋。

  有人说,他是在“用古代的城砖,建造现代的大厦”,他的画作吸取了传统的精华,以现代的面貌示人,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作为当代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薛亮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这个世界为他带来了声誉和关注。但薛亮从未迷失过自己。对于艺术,对于自我,对于社会,他总保持着一颗澄明之心。他说,最满意的作品总是“下一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