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提升发展“含绿量”

2017年08月21日 14:13:47 | 来源:宿迁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宿迁有三宝:改革青春生态好!

  建市以来,宿迁一直秉持生态立市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宿迁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何把好生态转化成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宿迁的答案是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去年725日,省委书记李强首次莅宿调研时指出,宿迁生态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很大,要倍加珍惜生态资源,让生态优势发挥更强竞争力。

  随后,经过充分论证,宿迁市审慎提出,在全省率先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提升发展“含绿量”,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新路。

  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没有成功先例可循,也无现成模式可搬,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宿迁摸索前行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给了宿迁更大的勇气和信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苏北地区要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今年省“两会”期间,李强对宿迁工作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走新路的明确要求,勉励宿迁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前不久召开的苏北发展座谈会上,省委对全省发展格局进行系统设计,提出了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明确把宿迁作为全省生态经济区试点。

  “探索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也是贯彻落实省党代会和苏北发展座谈会精神的有力抓手。”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多次强调。

  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是宿迁未来发展的定位和方向,而生态经济示范区是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目标既定,路径何在?

  为了把目标变成现实、把思路变成行动,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多次进京赴省组织专家论证、部门征询,并在全市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大观摩等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也组织了专题调研,发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宿迁没有另起炉灶,而是紧密联系正在做的事情和宿迁的改革发展实践,在全市选择了8个生态经济示范镇进行试点,重点做好“生态+”“互联网+”“旅游+”三篇文章,不断增创新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把最严格的标准贯穿于项目审批、建设、运行的全过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让生态经济的“家底”更加殷实;建设好生态城乡,坚持以低碳、绿色为指导,加快推进生态宜居城镇和生态乡村建设……

  没有先例和经验,怎么办?宿迁设立了生态经济讲坛,定期为党员干部“加油充电”,各级党委政府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各地、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强化绩效考评导向,把绿色发展、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等指标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真正让生态考核的“指挥棒”挥起来、严起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深深植入宿迁各级党员干部脑海之中,成为大家的行动准则。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宿迁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意见》,分析了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的深刻内涵,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工作重点,对全市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凭着宿迁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敢试敢闯的创业精神,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一定会率先在宿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