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智慧平台,实现业务网上办理;优化业务流程,最大限度地让职工用足个人公积金,减轻还款压力……今年以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把“便民利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服务百姓“马上办”,持续推出利民惠民政策,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
以“优质高效”为宗旨,促进管理服务上台阶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已成为支撑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之一,在加快住房建设、改善住房条件、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就是要保障职工能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帮助职工减轻购房压力。”扬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公积金中心在服务百姓的过程中,坚持以“优质高效”为原则,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力求将服务落到实处。
公积金业务大厅,是扬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外的一个窗口,每天接待数百名办理业务的职工。“怎样才能更加方便老百姓办事,我们在一系列细节上下功夫。”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老百姓少些麻烦,他们推行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延时服务制度、周六工作制度等便民服务制度。
“只要有一个服务对象没有离开大厅,窗口人员都实行‘延时服务’坚持不下班。此外,为方便工作日上班无法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职工,大厅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日,实行周六工作制,这些看似很小的细节,让老百姓的满意度越来越高。”该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倒逼服务质量,他们严格执行考核机制。针对各窗口的服务环境、服务效率和质量定期考核,评优评先,奖勤罚懒,对考核结果靠前的个人给予奖励,对考核末位的扣发岗位津贴,对连续考核排名靠后的,劝诫谈话,甚至待岗。
一系列奖惩措施的实施有力促进了窗口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肯定。公积金服务大厅成功创成“全国青年文明号”和“全国巾帼文明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多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和扬州市文明单位、扬州市文明行业、扬州市青年文明号、扬州市巾帼文明岗等系列荣誉称号。
“下半年我们还将继续把服务落到实处,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和便捷。”该负责人透露,他们将开展公积金窗口规范化建设工作,研究窗口服务绩效考评标准和实施办法,支持通过建立互查、抽查暗访或第三方考评等考核检查机制,促进窗口服务规范,树立窗口良好形象。
把便民利企放首位,信息化手段让群众少跑腿
住房公积金是直接面向企业和职工的,改进服务、提升效能,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职工最有发言权。
自7月份起,不少办事职工感受到了新便捷。就主城区而言,实现“一城三点,同城同办”,至此职工无论在主城区哪个公积金办理网点提交材料,都可以办理各项住房公积金业务,为城区广大缴存职工办理业务“就近办、少跑腿”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成熟,将来会逐步实现全大市业务同办。
为了尽可能方便办事职工,让职工少跑腿,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经过反复论证,上线了新一代的住房公积金业务管理系统。新业务系统接入住建部资金结算平台,实现资金实时支付,提取资金实时支付到卡上,无需再去银行取钱。而且,职工在大市范围内跨区域转移缴存公积金,无需先到转入机构开户再到转出机构办理销户并转移资金,就和普通转移一样一次即可办结。
近年来,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流动性越来越强,很多人在离职后都会考虑公积金转移问题。为能够让职工简化省内、省外转出支取业务手续,扬州市以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推出为契机,将新一代系统与其对接,避免了职工在转入地和转出地往返奔波,解决了职工办理业务手续繁杂、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有效提升了住房公积金的服务效率,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现如今,已实现“账随人走,钱随账走”,截至目前,扬州已有数百人“尝鲜”这项业务。
对企业而言,则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减负。从去年开始,扬州市对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下限进行了调整,这项措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为那些经营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减轻了负担。“如果按照2015年的企业新增缴存人数计算,降低最低月缴存基数,最多一年将帮企业减负5400万元。”相关负责人分析说。
一些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申请缓缴公积金。“连续亏损6个月及以上的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可提出申请,并经扬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可以缓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业务处负责人徐建国介绍,缓缴时间由6个月放宽到1年,待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后,再恢复缴存并补缴。
上半年为8422户放贷,折射出公积金与民实惠
住有所居,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人对住房有了更高的需求,向着“住有宜居”前进。
“今年上半年,住房公积金运行良好,各项业务指标快速增长,为支持扬州市广大公积金缴存职工实现‘住有宜居’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归集扩面顺利推进,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35188人缴存公积金。上半年全市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31.11亿元,同比增加3.34亿元,完成目标计划的56.3%,顺利完成半年序时进度。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额持续增长,账户资金积累不断增多,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改善居住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持。近期,不少贷款职工明显感觉到,放贷的速度加快了。“这是因为我们在不断加强资金统筹管理,合理调配资金,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满足群众住房贷款需求,缩短贷款业务办理时限。”该负责人介绍说,此外,今年受房地产市场回归及楼市调控政策影响,上半年贷款额同比有所下降。个贷比总体呈现波动下行态势,实现良性回落。
6月末,全市公积金贷款处于二级审批状态的贷款约为1200多笔,正常放贷周期在1个月左右,较去年末贷款积压已大幅下降,排队等候现象大为缓解。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全市住房公积金运行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扬州市住房公积金工作紧扣职工住房消费需求,共向8422户家庭发放贷款22.77亿元,平均向每户家庭放贷27.04万元。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加强资金统筹管理,合理调配资金,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满足群众住房贷款需求,缩短贷款业务办理时限;牢牢把握重要环节,减少风险隐患,确保资金安全;加强资金运用分析和业务数据分析研究,切实用好住房公积金。”该负责人介绍说。
深化作风建设,关键在于长效机制。下一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着眼长效工作机制,继续挖潜,加快推进与工商、税务、房管、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积极融入政务“一张网”建设,尽可能让办事职工少跑腿,努力实现部分公积金业务“见一次面”办结,甚至“不见面”办结的远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