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富强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将富强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位要素”。
“首位要素”如何理解?如何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15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两位宿迁市市民,以期更加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富强观,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周长胜:既要树立远大理想,更要立足本职岗位
“将富强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位要素,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宿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周长胜认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富强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何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周长胜认为,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其次要立足本职岗位,务实工作谋富强。他进一步阐释说,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每个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普通公民要树立富裕光荣的理念,社会要形成致富光荣的氛围,通过创业创新带头致富带领共同富裕,夯实国家富强的基础。党员干部特别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践行新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迁。
在周长胜看来,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还要回答好“谁富?”“怎样富?”“‘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三个问题。具体而言,实现富强的要义是人民的共同富裕;富裕要靠劳动来创造,要取之有道,守法致富;“富”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国家为每个人逐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优越的平台和环境。
蔡绍斌:实现“富强”尤其需要勤劳致富
“富强等不来,机遇等不来,实现富裕,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靠努力奋斗。”宿迁市民蔡绍斌开门见山地说,实现富强,需要做好正在做的事情,脚踏实地实现梦想。
“2001年,我回到宿迁创业。尤其近几年,切身感受到了创业创富氛围越来越浓厚。”蔡绍斌起初在上海、江西等省市打拼,回宿后一直从事药店经营。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语境下,蔡绍斌认为,“富”不仅指经济富,也体现在“富服务”“富环境”上。蔡绍斌举例说,宿迁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刀阔斧地推行,市民办理证件越来越方便快捷,加之各项创业富民政策渐次发力,创业环境越来越好。
富强是时代的主题。蔡绍斌说,每个人都在追求“富强”的生活,每个人为美好生活的奋斗,凝聚成为宿迁发展、国家进步的强大力量。他说,实现“富强”,尤其需要勤劳致富。国家和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将珍惜当下、把握现在,经营好自己的事业,更好地回馈社会。
卞苏强:富强是改善民生的硬支撑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宿迁市民卞苏强援引《礼记·大学》相关内容称,“在富强方面,国家和个人的追求是一致的,因为国强才能民富。”“国家国家,是国也是家,国是家的国,家是国的家。”卞苏强说,“往大了说,富强体现在中国公民在海外更有尊严,祖国永远是强大的后盾。从群众自身来说,富强就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依。”
卞苏强1995年入伍,2005年退役,这段难忘的军旅生涯也让他对“富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国家不富强,人民的富裕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人民不富裕,国家的富强也不可能持续。如今,人们对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从教育、就业到医疗、养老都有更多的期盼,国家的富强和经济繁荣为民生改善提供了过硬支撑。
“‘富强’落实到个人身上,就是要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遵纪守法,文明有礼,做快乐、简单的市民。”卞苏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