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加粗的赞!
8月12日,
央视《新闻联播》
再次聚焦宿迁!
8月12日晚,央视一套《新闻联播》再次把镜头对准了宿迁文明交通管理,新闻提到“文明规范行车,也需要管理部门严格监管。在江苏宿迁,依靠加装监控摄像头,配备先进技术装备等手段,实现了从人工识别到天眼抓拍的转变。即使你在斑马线上从行人面前穿过也会被罚款扣分。”
车守规矩,人守秩序,我们的道路才能更安全。但在现实生活中,机动车不文明驾驶时有发生。近一个时期,在公安部的部署下,各地提出畅通与安全并重,加大了城市交通秩序整治,严罚重点违法,严管重点车辆。
近日,在重庆开达高速双峰山隧道内,一辆白色轿车在超车时突然失控,撞上了隧道一侧的检修道。万幸的是,车上两人只是轻微擦伤。但事故起因却让人哭笑不得,驾驶员竟然因为天气太热,光脚开车所致。在贵州黔东经济开发区的一个十字路口,一辆摩托车在黄色信号灯亮起时企图提速穿过路口,此时一辆白色越野车从对面车道抢黄灯左转,两车相撞。事故造成摩托车驾驶员右手骨折,乘车人左腿粉碎性骨折。在浙江瑞安104国道,一辆厢式货车由南向北正常行驶,突然一辆摩托车闯红灯行驶至马路中间,与厢式货车相撞,摩托车驾驶员受伤。不是每次都这么幸运。在云南文山,一辆私家车正在高速路上行驶,一位行人穿越隔离带,想要横穿高速公路,被车辆撞飞,当场死亡。
文明规范行车,也需要管理部门严格监管。在江苏宿迁,依靠加装监控摄像头、配备先进技术装备等手段,实现了从人工识别到天眼抓拍的转变。即使你在斑马线上从行人前面穿过也会被罚款并扣分。
江苏省宿迁市交警支队二大队三中队副指导员 孙振学:
整治刚开始的时候,每个小时的查处量都在二三十起,现在的查处量每天都有一到两起。
交通出行,有堵还要有疏。在深圳,交警部门在40个路口设定的拉链式交替通行方式,让市区的拥堵现象明显改善。市民表示,左一辆、右一辆交替通行,既减少了摩擦事故,也加快了通行速度。
河南、甘肃、黑龙江等地,政府部门也在针对交通顽疾出台新规,以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为突破口,对酒驾、醉驾、毒驾、乱停车、乱变道、乱用灯光、闯红灯、闯禁行等致乱致堵致祸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宿迁将路权优先让给行人,回归路权分配序列。从2014年7月开始,开始大力推行礼让斑马线,在全市范围开展了“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整治行动。由于路口众多、警力有限,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后,宿迁警方意识到,要实现长效管理,必须依靠技术手段。针对市区人流、车流量大的路口、路段,特别是学校、社区、医院、菜场、商场、车站周边的重点路口、路段,加装监控摄像头,集中整治机动车行经斑马线不按规定让行的交通违法行为。
交警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市区斑马线前公交 车、出租车礼让率达95%以上,私家车礼让率达90%以上,逐步形成了“车让人、人谅车”和谐文明的交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