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了
四五十年前
八万上海知青在大丰开荒种地
源源不断地为上海提供粮油肉菜
如今 半个世纪过去
当初的知青早已返乡
两地的缘分却并未就此终结
大丰仍是上海的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
但人员的流动、货物的运输
仅仅依赖高速 已经远远不够
更强大的交通运输网——高铁
在两地人民的千呼万唤下
终于要来了!
今年6月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荣平率队到上海走访交流时指出:接轨上海,基础是交通互联,重点是产业对接。
日前,江苏环保公众网发布盐城至南通铁路第二次环评公示,新建铁路将纵跨盐城、南通、苏州三市,过江建至张家港后,接通即将开工的苏南沿江城际铁路,高速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随着高铁时代临近,沪苏深度接轨,也为我市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上海驻丰农场创建于1950年初,辖区面积307平方公里,是上海域外面积最大的“飞地”。
2014年,江苏省政府和上海市政府决定以上海光明工业区为基础,成立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吸引上海市大型国企、在沪央企以及世界500强前来投资。参照上海市属开发区的管理模式,集聚区由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借助“高铁时代”临近这一契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乘势而上,目前,总投资5.2亿元的江苏人酒业即将正式投产,园区已成功签约德国电热器、大唐集团热电联产等亿元以上项目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
据了解,入驻园区企业中,不少人是上海人,交通便利与否、就近有无高铁站点,往返两地至关重要。
随着产业的集聚,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上海人来到盐城旅游观光。今年1-6月份全市接待游客1517万人次,同比增长17.6%;实现旅游总收入170.7亿元,同比增长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