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30年前 常州城里最早的外卖竟然是……

2017年08月12日 10:54:29 | 来源:常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回味30年前,常州城里最早的外卖

  其实就是盒饭、快餐

  刷下手机,叫份外卖,如今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更是叫外卖的高峰。

  常州最早的快餐出现在近30年前,那,也是常州最早的外卖。

  他:创办了常州第一家快餐

  大高个儿,光头,66岁的高文龙外形仍不失剽悍,回忆起当年创办常州第一家外卖快餐——延陵快餐的往事,他的记忆清晰得仿佛那就是昨天的事。

  抓住机遇,办起常州第一家快餐

  1986年,高文龙从工作的常州第二粮库辞职,买了一辆10吨的解放牌半挂车跑货运。仅仅跑了一年运输,高文龙就赚到了14万元,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了,当时普通工人的年收入一般不会超过一千元。有了资本,他就想着寻找机会,让钱生钱。

  1989年,高文龙创办了延陵快餐

  1988年底,高文龙一直寻找的机会出现了。当时的常州中房公司空出了文化宫那里12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有意寻找合作伙伴。高文龙赶过去面谈,才知道在他前面已经有50位竞争者。回到家,初中文化的他想破了脑袋,写了一份三页纸的可行性报告送了过去。最终,他的诚意、魄力加经济实力,为他赢得了机会。

  1989年4月23日,延陵快餐开业。时至今日,高文龙仍记得当时延陵快餐的定价:最便宜的1.5元,最贵的5元。

  一场洪水,让延陵快餐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但是,刚开业的半年,延陵快餐生意惨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快餐还是个新奇事,愿意尝试的人并不多。高文龙曾经自己开着车,每天到小河沿菜场的马路边摆摊,兜售卖不出去的快餐盒饭。

  就这样苦苦支撑了半年,转机终于出现了。当时常州举办了一次全市革命歌曲大汇演,一下子订了6000多份延陵快餐。延陵快餐就此一炮打响。

  而生意彻底红火起来,则是1991年发生特大洪灾后。当时,常州市区多处受淹,百姓出行不便,饭店纷纷歇业,于是,常州唯一的快餐店外送电话一下子热得烫手,当时店里所有的车辆包括3辆微型小货车、5辆摩托车全派出去也赶不及。高文龙亲自和员工一起送餐,脖子上搭条毛巾,水淹没到胸口,趟着水也要保证尽量及时送达。“从那以后,每个月的营业额都在100万元以上。”

  几经沉浮,如今他还在快乐劳动

  就在延陵快餐发展得如日中天之时,1994年初,一起令人震惊的食物中毒事件,让延陵快餐进入了事业的冰点。延陵快餐公司停业整顿8天,高文龙的致歉书还同天上了《常州日报》和《常州晚报》。“自我膨胀,忽视管理,吃了大苦头!”高文龙慨叹。

  整顿过后的延陵快餐重新开业,高文龙严抓内部管理,流失的客流又慢慢回转过来,延陵快餐又转入佳境,但彼时,市区已经冒出了好几家同业竞争者。

  1996年底,因为文化宫广场拆迁改造,延陵快餐关门歇业。但高文龙没有闲着,这么多年来,他承包水中仙,开出龙丰楼,开办皇家婚纱影楼。最近,他正在忙着筹备新店“爱默先生”婚纱影楼的开张。

  如今的高文龙,每天休息半天,工作半天,他管工作叫作劳动。“我这个年纪,劳动得依然很有滋味,很快乐。”

  他:从一家新村老年食堂起步,创办起中国快餐业标杆式企业

  1993年,丽华快餐董事长蒋建平还是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小伙子。那一年,当他租用一家老年公寓起步创业之时,想必无从预见,若干年后,他将成为中国快餐业标杆式企业的领军人物。

  创业初期,曾带着伙计上街贴小广告

  1993年,蒋建平从一家国有企业辞职,承包了丽华新村老年公寓的食堂,兼做快餐,“丽华快餐”由此得名。

  时至今日,丽华快餐使用电脑接线传输系统,网上、手机APP、微信都可以订餐。而创业初期,送餐电话是老年公寓的电话,接线员是他的太太,送餐员是他本人和两名伙计。

丽华快餐

  对于创业之初的困难和窘迫,如今已经功成名就的蒋建平并不避讳谈起,他告诉《档案柜》记者,刚开始,一天也就接到几个、顶多十几个订餐电话。他曾带着伙计半夜上街贴过小广告,结果第二天就接到了城管的电话,要他负责把自己贴的所有小广告全部清理掉。城管科长的一句话点醒了他,“有几个人会相信这样的牛皮癣广告?你要去有公信力的媒体上做广告呀!”他去登了广告,还真的有用,订餐电话渐渐多了起来。发展到1995年,每天的订餐电话已经多达两三千个了。

  非典期间,北京每天送出2万多份丽华快餐

  1996年春天,蒋建平去北京参加全国快餐会议,却发现了大商机:北京的快餐业还很落后,写字楼下,常见白领们捧着小摊上买的盒饭,站在尘土飞扬的大马路边对付着吃完。他决定将丽华快餐开到北京,并且坚持江南特色的口味。

  他把丽华快餐的发展模式复制到了北京——承包几家国有单位经营不善的食堂,做好员工餐的同时,兼做外卖,此举省去了京城昂贵的房租,后来,他又租了几百辆小面的送餐,又省去了养车的费用。所以,蒋建平笑称,丽华快餐是“租”来的企业。发展到现在,丽华快餐的送餐车又全部换成灵活的电动车了。半小时内送到;一份起送;口味清爽营养;冬天送到手也是热乎乎的……这些服务特色让丽华快餐很快在北京打开了市场。

  2003年,非典爆发,成为丽华快餐在北京真正打响品牌的里程碑。丽华快餐北京公司被选中,成为北京各医疗单位等重点“防非”区域的送餐单位。“那时,员工上班前,首先就要进行体温测量。每次送餐前后,送餐员和车辆都要进行反复消毒处理,近100辆送餐车,每天至少消毒四五次。”蒋建平回忆。在当时菜价等全面上涨,快餐成本大增的情况下,丽华快餐维持原价不变,当时日送快餐2万多份。

  凡是重要时刻,几乎都有丽华快餐的身影

  早在1997年,丽华在全国快餐行业率先导入并实施了ISO9002国际质量控制体系。2004年,“中式快餐企业标准”率先在丽华诞生。从原材料采购、储运,到菜品配方、汤品定量,再到成品抽检、化验,丽华快餐为众多快餐企业树立了榜样。今年,丽华快餐又被评选为“中国快餐百强企业”“中国团餐百强企业”。如今,丽华快餐已经在北京、上海、常州等十多个城市扎下了根,全国每天配送的丽华快餐达五六万份。

2015年9月,丽华快餐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官兵送餐

  北京奥运会、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上海世博会、中国第八届花博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这只是被丽华快餐服务过的重大活动中的一小部分。这个时代最宏伟的事件,丽华快餐大多参与其中,成为共和国重要时刻的见证者。

  蒋建平告诉《档案柜》记者,很多人以为快餐行业门槛低,钱赚得快,其实,真要把一盒饭坚持做好,很不容易。“你看看当年报纸中缝广告里那些大大小小四五十家快餐公司,算上不做广告的加起来总共有200多家,现在还剩几家?至于这几年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外卖,我觉得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这块蛋糕做大,把这个市场做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