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生态、富民、改革最强音!宿迁发展路上一路高歌

2017年08月07日 15:41:30 | 来源:速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光阴似箭,匆匆间,已是2017年的8月,宿迁的发展到了“后程发力”的制胜关键阶段。面对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此时,如何保持发展定力,更精准地推进工作抓落实?扣紧发展的脉搏至关重要。

  回眸今年以来宿迁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宿迁发展的脉搏,那就是“三二一”———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 2016年11月18日召开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两聚一高”,即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方略。今年2月7日,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宿迁代表团审议时,对宿迁提出了生态经济发展、富民增收、深化改革“三项任务”。 对于刚过弱冠之年的宿迁来说,在江苏“两聚一高”大局中如何定好位?定位如何准确表述?内涵是什么?“三项任务”是李强书记对宿迁推进“两聚一高”的具体要求,我们怎么找准发展路径?怎么精准地推动落实?对此,宿迁市委深思细悟,并动员全市上下开展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大讨论活动。 这场自今年3月起、为期两个月的大讨论,是一场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理清思路的过程,对市委来说,更是一个明目标、定措施、抓落实、见成效的缜密行动。

  发展生态经济走新路

  李强书记对宿迁提出的“三项任务”中,生态经济发展排在首位。事实上,宿迁始终将“生态立市”置顶为第一发展战略,生态已经成为宿迁最鲜明的特色、最具潜力的优势。

  “别看它个头小,这种水政监察机器人已用于水域非法采砂监控。”在宿迁激光装备产业园内,江苏如是地球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公司核心产品地球空间数据系统,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以“生态+特色”为方向,宿迁设立了激光装备、电子商务等八个先进特色产业园,各县也明确1-2个特色产业园,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标识、新引擎。 由起初明确市域“双新一特”、县域“2+1”产业体系,到重点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再到建设八个特色产业园,这一轨迹昭示,宿迁抓产业发展越来越聚焦、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化。 在推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宿迁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工业,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不断整合利用资源,大力推动产业与生态、互联网、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从而提升发展的“含绿量”。 数据为证: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2.6%、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而高耗能行业产值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反映出产业结构在持续优化。

  聚焦富民补短板

  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作为全省经济发展最薄弱的地区,宿迁在富民方面承担着比其他地区更重的任务、更大的责任。 “落实‘两聚一高’部署,对宿迁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聚焦富民上求突破,增进民生福祉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书记魏国强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把聚焦富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心往富民想,劲往富民使,把富民这篇大文章做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针对居民收入不高这个最大短板,宿迁积极拓宽富民路径,全力加快富民步伐,扎实做好“六大富民工程”,即产业富民、就业富民、创业富民、电商富民、实事富民、扶贫富民。随着“五小”创业、“一村一品一店”、“家门口就业”工程等特色举措渐次发力,目前全市共有“三来一加”专业村420个、“家门口就业”项目693个,带动4.9万名低收入人口就业;全市正常经营网店有5.2万家,电商从业人数超过46万人。 从“富口袋”“富环境”“富服务”等层面入手,宿迁在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等工作上措施更实,成果丰硕。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85元、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收入13324元、增长8.2%,农村居民收入7901元、增长9.2%,增速均跑赢GDP,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改革创新增优势

  改革是宿迁最大的“金字招牌”,宿迁也因大刀阔斧改革成为名副其实的“改革高地”。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之时,宿迁如何迈出更扎实步伐? 在3月20日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魏国强指出,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入调研、摸清底子,更加注重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让基层来参与、让群众来评判、让实践来检验,切实把这些改革的“试点”做成“亮点”。 7月31日下午四点半,在市便民方舟二号楼的一楼大厅,工作人员点开宿迁政务服务网,向围观的机关干部、企业家及市民代表演示在线办理业务过程。这标志着宿迁政务服务网“四级联动、全网通办”正式启用。目前,网上全流程办理事项4954项,占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的66%。

  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宿迁以建好政务服务“一张网”、推出一组放权便民清单、打造一个服务中心、推进“多评合一”改革、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打造“五位一体”综合监管执法体系的“六个一”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改革质效。上半年,减免市权收费17项,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6500万元;新增注册企业9503个、增长13.3%,自主创业人数12.69万人、增长18.7%,“双创”氛围日益浓厚。7月10日,“江苏省区域市场准入环境指数”发布,宿迁位居第一。 据悉,宿迁今年将开展52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落实5大类20项重点改革。各地、各部门正上下联动啃下改革“硬骨头”,锲而不舍狠抓工作落实,稳步推进经济体制、农业农村、社会事业“三大领域”改革,以实实在在的改革“含金量”,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

  致力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

  年初以来,全市上下深入推进“两聚一高”、落实“三项任务”,着力加快理念转变、思路转型、动力转换,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运行平稳、结构优化、动力增强、质态提升”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有一项核心工作,市委一直在精心精细谋划、同步推进,这便是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 回望今年省“两会”期间,李强书记在对宿迁工作提出“三项任务”的同时,强调宿迁要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在今年5月召开的苏北发展座谈会上,省委明确把宿迁作为生态经济区试点,并强调,如果把全省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规划,宿迁就应该是江苏的“大公园”。

  “对于宿迁来说,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既是发展方向,更是发展定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高度来思考,从推进‘两聚一高’、落实‘三项任务’的维度来谋划,从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的角度来推进,进一步加深对‘大公园’内涵的认识。”魏国强诠释说。 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是宿迁推进“两聚一高”、落实“三项任务”的实际行动和目标所在。那么,要建成什么样的“大公园”?如何建设“大公园”?对此,前不久召开的市委五届四次全会作出了精准部署。 此次全会响亮提出,“大公园”以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为重要载体和抓手,具体建设河湖清秀的生态公园、田园风情的特色公园、创新发展的活力公园、包容共济的开放公园、民生富足的幸福公园。 宿迁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这一重大战略抉择,重构了“1+3+3”的发展格局,明确了“十大重点工程”,这些都为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成为引领宿迁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 推进“两聚一高”、落实“三项任务”,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发展生态经济走新路,这是时代赋予宿迁的光荣任务,也是宿迁发展的铿锵足音。向着目标,坚定信心,勠力奋进,砥砺前行,相信不久的将来,宿迁定能将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绘成又一亮丽发展曲线。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