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夜游古运河,赏流光溢彩之韵

2017年08月06日 17:35:25 | 来源:扬帆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古运河的景很美,古运河的夜更美。如果能够乘舟夜游古运河,那一定是件朵颐快事。

  从便益门码头登船,站在船弦向南北两头看去,河岸石壁上的轮廓灯紧贴着水面,笔直地射向远方。黛青色的河水在两岸泛光灯的映照下,波光粼粼。两岸的垂柳迎风摆动,像无数婀娜少女,在水边梳洗她的青丝;更似在齐声吟唱《杨柳青》的小调,向游人们倾情展示扬州的城市名片。

  便益门桥下的壁画,让我们感叹农耕时代扬州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大运千秋》的铜雕,让我们追溯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的历史记忆;

  河边明清式样的建筑,向我们昭示盛世扬州的富庶和繁华;

  东关古渡的牌坊和残存的城门遗迹,更让我们触摸到时代的更迭和世事的沧桑。

  运河主题文化公园内勒石而成,记载扬州获“联合国人居奖”的铭文,体现更多的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改建后的解放桥,与南段边的渡江桥遥相呼应,释放的是亭桥合一的扬州元素;而桥东的普哈丁墓园,弥漫的则是异域的阿拉伯风情。这位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第十六世裔孙,在南宋末年抵达扬州,在这里生活了十年,在传教之余,参与了城内仙鹤寺的营造,使其成为全国四大清真寺之一,在中外交流史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与墓园隔河相望的是堪称徽派建筑典范的吴道台宅第,令人称奇的是在这座九十九间半的深宅大院中,竟有一座欧式风格的小楼,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扬州文化的包容。

  船过了跃进桥,岸边依然是游人如织,照相机的闪光灯不时地跳动,摄下的是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在扬州人的记忆中,大水湾曾经是年年遭水淹的低矮棚户区。如今在城市建设者的手中,这里已成了匠心独具的康山园景区,依湾而建的是错落相连的亭台桥阁,在老啤酒厂的原址上还有一块纪念石,在它东侧的阁楼内设了一个啤酒吧。常有一些老扬州来此怀旧,更多的是年轻人的个性张扬,船靠近的时候,还能听到其中传出激越的鼓点,让你感受青春的躁动。而对面的卢氏盐商古宅,在夜幕中则更加端庄。仿古的1912街区霓虹闪烁,车辆云集,恰是“夜市千灯照碧云”的繁盛。

  船在康山码头靠岸,广场上有不少市民伴着华尔兹的旋律翩翩起舞,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透出的是一份平和与安详。

  承先贤之灵气,看今朝更辉煌,一座东方的运河之城让世界读了2500 年。套用诗人何其芳的一句话:尽管游船只走了短短的城区一段,但留给我们感慨却是久远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