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执行案件市场价格查询平台上线运行新闻发布会”。这是全国首家运用批量估值技术化解涉案财产处置价格争议。
司法网络拍卖作为法院强制执行程序中处置涉案财产的一种新措施,对提高执行工作的质效,破解“执行难”,及时、有效兑现债权人权益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司法网络拍卖中对涉案财产保留价的确定,尤其是对不动产价格的确定,以往都是交由商业评估公司负责,周期长、收费高,当事人对评估价格常常也有争议。
为了更高效、更便捷地确定网拍保留价,扬州市中级法院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尝试与扬州市物价局合作,建成了执行案件市场价格水平查询网络平台,利用物价部门现有的价格数据库对扬州商品住宅房通过市场询价的方式确定拍卖保留价。经过一年半的试运行,该询价系统取得较好的成效。为此,扬州市中级法院决定和市物价局合作,将该系统推广至全市各县区人民法院。其间,召开了座谈会,广泛调研,征询建议,最终制定了《关于运用批量估值技术化解涉案财产处置价格争议的意见》,并于今天(8月1日)向社会发布。
《关于运用批量估值技术化解涉案财产处置价格争议的意见》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合理确定拍卖保留价,对人民法院摆脱“评估依赖症”,提高司法拍卖效率及成交率具有重要意义;物价部门运用批量估值技术协助人民法院化解当事人协商保留价争议,是多元化解价格纠纷,依法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二是规范职责分工。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就网拍保留价协商未果或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执行案件市场价格水平查询网络平台查询存量房市场价格,优先作为自行确定保留价的依据;物价部门负责统一汇总、数据上传等工作,并且定期更新价格数据,确保客观公正。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市法院系统和物价部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积极协调推进运用批量估值技能化解涉案财产处置价格争议工作。
运用批量估值技术化解涉案财产处置价格争议,是扬州市法院联合市物价部门在司法拍卖机制创新上的一项重要举措。批量估值技术区别于传统评估方法,既减少了评估成本和评估时间,提高了评估效率,方便了竞买人了解相关税负情况,同时也避免了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个人喜好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最大化保证了涉案处置财产价格的公平公正。
《关于运用批量估值技术化解涉案财产处置价格争议的意见》实施后,扬州全市各法院在涉案财产的处置上,符合询价条件的,一律应通过询价方式确定拍卖保留价,确保创新成果能取得最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