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江苏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黄莉新率团在阿联酋阿布扎比酋长国出席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投资合作签字仪式。近年,江苏在海外投资、产能合作上频频出手,哪些项目成为“江苏名片”?江苏“走出去”呈现出了哪些成绩和特点?
务实合作,打造样板和典范
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投资签约,意味着江苏又一个“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合作项目正式落地,江苏牵头的“国字号”园区身份令其受到多方关注。
作为目前中阿最大的合作平台,江苏省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今年2月、3月、5月,江苏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黄莉新在不同场合会见阿方来访客人,商谈主题均是示范园建设。她提出,将江苏产能优势、园区经验与阿联酋资源禀赋、市场要素结合起来,务实合作,推动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发展壮大,共同打造中阿务实合作的样板和典范。
2017年,江苏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喜报频传。
江苏海外合作项目一览
抱团出海,产能合作迎春天
近年,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江苏企业大胆走出去,海外投资也愈发呈现抱团出海的新特点。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建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良好载体平台支持企业"抱团出海",以政府间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实现最低的投资成本、最便捷的管理服务、最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最可靠的安全防范,有效地解决企业境外"单打独斗"的问题,帮助和促进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行稳致远。
江苏是制造大省,产能转化需求旺盛。根据《江苏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预计到2018年全省对外投资将从2015年的103亿美元增加到140亿美元,年均增长12%。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设10个重点境外产业园区,中方协议投资额将达到23.3亿美元。
此次,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投资主体是江苏省海外合作投资有限公司,它由中江国际集团公司牵头,会同苏州工业园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组建,负责园区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
“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石油天然气”项目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能源企业协鑫集团正在和中国保利集团、中非产能基金一起合作开发“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石油天然气”项目,预计到2020年,这条能源链将全线贯通,每年出产天然气40亿立方米,成为东非地区第一条与世界联通的能源大动脉。
走出去,带去高科技和就业
“走出去,不能简单把低效产能转出去。”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告诉交汇点记者,江苏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方面在全国首屈一指,江苏有一批在技术和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高技术、创新性的产能应该加快走出去。天合光能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其泰国工厂为例,运营一年多来,为当地创造超过1000多个就业岗位。
红豆集团开发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数据显示,2016年,江苏对外直接投资131.6亿美元,备案境外投资项目1067个,增长21.3%,中方协议投资额142亿美元,增长38%。“一带一路”沿线国际产能合作重大项目401个,总投资额约460亿美元,涉及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兴电力、船舶海工等重大装备制造领域,以及轻纺、石化、冶金、建材等多个传统优势行业。
如此多的优势企业走出去,为合作国带去的是新技术和就业岗位。保利协鑫“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天然气项目”现场总指挥周云章说,他们帮当地政府建立了一整套石油工业的开发标准和体系,当地可利用这一整套标准和体系去开发本国其他资源,实现经济腾飞。该项目还解决了当地2000多人的就业,工人上岗前都要接受焊接、吊车、钻井等专业技能培训,从一名农民或劳工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产业技能工人。
红豆集团开发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一个驻有109家国际性企业的国际化工业园区,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6万个。特区2.0版本全部建成后,未来将容纳300家企业,解决当地8 -10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