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积极创新行政审批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目前初步形成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套标准管服务”、“一个中心管联合”的行政审批改革新局面,加快了投资项目落地、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今天是周末,但在盱眙县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内,仍有不少窗口开放。前来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张君告诉记者,一个多小时就把照拿到了。淮安市盱眙县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总经理张君说,手续齐全以后,只跑了一次就办理好了营业执照。
去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淮安市盱眙县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组建了全国第一家县级行政审批局,先后三批划转171项部门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审批,采用"全能岗"集约办件的方式,将原20个部门、75个科室和53枚审批公章精简为1个部门、4个科室和1枚审批公章。运行一年多来,审批环节和审批层次压缩50%,申请材料由326件减少到132件,平均办结时限减少了70%。办事效率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淮安市盱眙县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崔保鹏说:“采取了模拟推演、问题导向,全能岗、规范审批和双方推送的无缝对接,形成‘化学融合’的新的审批机制。”
针对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中环节多、相互串联等问题,淮安积极推行联合评审、联合踏勘、联合图审、联合评估"四联合"工作模式,通过再造并联审批流程等举措,促使投资建设项目迅速落地。实联长宜淮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承担国家多项"863"计划。得益于"四联合"的工作模式,企业1个月内,便顺利将各种二期扩建手续办理齐全。
在推进集中审批的基础上,淮安建立了涵盖行政审批服务各个环节和细节的标准192项,初步搭建起覆盖行政审批服务全过程的标准体系框架。在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的刺激下,淮安个体私营经济呈快速增长趋势。截至10月底,淮安市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及注册资金,同比分别增长13.1%和37.9%。下一步,淮安还将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将全面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列入今年重大改革任务,争取将“盱眙模式”升级为“淮安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