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为什么行?要从这位“宝藏船长”说起……

2023-10-13 14:44:15 | 来源:中国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公元1405-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江苏太仓起锚,七下西洋,足迹遍及东南亚、南亚、甚至非洲等30余国,造就了大航海时代的丝路传奇。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郑和,以生动、亲和的语言,将这张600多年的“中国名片”展示在世界面前。

  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

  In the early 15th century, Zheng He, the famous Chinese navigator in the Ming Dynasty, made seven voyages to the Western Seas, a feat which still is remembered today.

  和平使者的礼遇

  尽管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中国却没有侵占掠夺他国,恰恰相反,郑和对所有国家、民族以礼相待,友好交往。

  郑和船队给当地人民带去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帮他们建造城市、驱逐海盗,并传授农耕、畜牧等技术,与当地人民建立了友好关系。

  所到国家的人民也拿出了当地的土特产给郑和和船员品尝,比如咖啡。因此,“老船长”郑和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品尝咖啡的人。

  第四次下西洋期间,郑和船队搭载着肯尼亚麻林地的“异兽”回到中国。永乐皇帝认为这就是象征吉祥的“神兽”麒麟,并激动地命画师为其作画。许多现代学者认为,永乐皇帝眼中的“麒麟”就是长颈鹿。

  除了长颈鹿,还有鸵鸟、羚羊、斑马、狮子等,航海活动使这些动物穿越了巨大的空间。可以说,郑和是带了一个“动物园”回中国。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郑和这一名字至今仍被视为“和平、友好”的象征。

  在郑和随身携带的国书中明确写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寡、强凌弱……”

  在1998年出版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中,郑和入选“千禧航海家”。

  他率领着15世纪地球上最庞大的舰队,近三万名身经百战的士兵,却没有占据海外国家的一寸土地。

  He led the largest fleet on Earth in the 15th century, consisting of nearly 30,000 battle-hardened soldiers, yet did not occupy an inch of foreign land.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所说:

  “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带路连心 同舟共济郑和的“宝船”,象征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宝藏,满载着和平、友谊和合作。这也是中国一直以来向世界展现的理念:外交是基于和平交流和文化互动。2008年以来,中国海军派遣编队进行亚丁湾护航,为中外船舶实施安全护航和营救行动。

  中国海军还特意建造了大型医院船“和平方舟”号,开展海上医疗救护。

  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the silk routes travelers have built a bridge for peace and East-West cooperation.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森林”正在遭遇“丛林法则”的新威胁。但正如郑和的船队一样,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出品人:曲莹璞

  总监制:王浩 孙尚武

  策划:陈智明 柯荣谊

  统筹:何娜 李畅翔 崔海培

  制片人:高启辉

  主持人:潘捷

  撰稿:潘捷 邵新盈 刘建乔

  编导:赵晨雁 樊子豪 侯俊杰

  外联制片:徐燕 陆雨君

  海报设计:赵晨雁 郑茗心

  编辑:侯俊杰

  特别鸣谢: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江苏省太仓郑和公园

  带路连心工作室承制

  中国日报领航工程出品

layer
快乐分享